[发明专利]一种物料运输系统和厂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2526.8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高晶晶;封波;贾玉龙;王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E04H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运输 系统 厂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运输系统和厂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空中传输线、和能够通过所述空中传输线运输至设定位置的物料承载装置;所述空中传输线跨越第一厂区和第二厂区,所述空中传输线的端部对应有用于在所述空中传输线和地面操作台之间搬运所述物料承载装置的倾斜传输线或者升降平台。该实施例能够提高物料运输效率、提高厂房的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提高生产现场的5S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线物料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运输系统和厂房。
背景技术
一个流生产模式指的是将作业场地、人员、设备等进行合理配置,使产品在生产时,每道工序最多只有一个在制品或成品,从生产开始到完成之前,没有在制品防止场地及入箱包装的作业。也就是各工序只有一个工件在流动,设备的布置也不能按照类型布置,而是要根据加工工件的工序进行布置,也成垂直布置,从而形成相互衔接的生产线。
由于一个流生产模式具有生产时间短、在制品存量少、占用生产面积小、易暴露问题点、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减少管理成本和确保财产安全等诸多优点,因此备受生产厂房的关注和喜爱,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有些生产线需要的原料种类较多、体积较大,因此,物料运输系统也较为繁杂,采用现有的物料工装车进行人工运输的方式,不仅消耗人力较多,运输效率低、运输难度较大。而且不仅需要想生产线运输原料,还需要将产品成品从生产线运输至存储区,在生产区存在交叉物流,导致生产现场较为混乱且存在安全隐患,生产现场的5S效果较差。其中,5S指的是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运输系统和厂房,以提高物料运输效率、提高厂房的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提高生产现场的5S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运输系统,该物料运输系统包括空中传输线和能够通过空中传输线运输至设定位置的物料承载装置;所述空中传输线包括跨越备料区和生产区的至少一条原料空中传输线,以及跨越成品区和生产区的至少一条成品空中传输线;所述空中传输线的端部连接有从空中延伸至地面操作台的倾斜传输线或者设置有升降平台。
具体的,所述空中传输线为皮带空中传输线,所述物料承载装置为物料承载箱。
优选的,所述原料空中传输线位于备料区的端部连接有从空中延伸至地面操作台的倾斜传输线,位于生产区的端部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成品空中传输线位于成品区的端部连接有从空中延伸至地面操作台的倾斜传输线,位于生产区的端部连接有与生产线操作台连接的倾斜传输线。
可选的,所述原料空中传输线和所述成品空中传输线距离地面的高度h满足:2m≤h≤4m。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原料从备料区运输至生产区的生产线附近,再将对应生产线生产的成品运输至成品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运输系统运输物料,代替现有技术中利用工装车进行人工运输的方式,物料运输效率高、节约人力成本,且可以避免由于较多的工装车在厂房内运行导致碰撞等安全问题。只需人力将需要的物料装于物料承载装置,例如将原料运输至生产线,操作人员在原料区将原料放置于物料承载装置中,利用升降平台或者倾斜传输线将其提升至原料空中传输线,原料空中传输线将上述物料承载装置传输至生产区的生产线附近,再利用升降平台或者倾斜传输线将上述物料承载装置下降至地面生产线,供生产线使用。对于生产线生产完成的成品,操作人员再将上述成品放置于上述物料承载装置,利用升降平台或者倾斜传输线将其提升至成品空中传输线,成品空中传输线将上述物料承载装置传输至成品区,再利用升降平台或者倾斜传输线将上述物料承载装置下降至地面操作台,对成品进行打包、包装或者转运的操作。该实施例的运输难度较低。此外,该物料运输方式充分利用了厂房的空间,厂房地面无需设置工装车车道,厂房的空间利用率较高,整体上提高生产现场的5S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厂房,该厂房包括备料区、生产区、成品区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物料运输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2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铁自动生成线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过滤网的生产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