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拆卸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2448.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2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宗晟;张杰;马冀;刘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唐沛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拆卸 工装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拆卸工装。该工装包括滑块底座包括前端夹持部以及后端滑块安装部;所述前端夹持部由相互平行且之间具有距离D的两个夹持块组成且两个夹持块均为台阶状从而形成了与内环滑块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滑道;D与安装待拆卸轴承的转轴直径相适配;后端滑块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滑道的末端,其为一个用于放置两个内环滑块的凹孔;内环滑块包括基体,基体上开设有半圆形缺口,且基体上沿半圆形缺口方向设置有半圆环形凸起。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滚珠类、滑动类轴承的无损拆卸作业,通过使用拆卸工装支承轴承内圈,同时对轴施加压力,使轴与轴承分离,全过程仅轴承内环受力,保证轴承其他部分不受力从而实现轴承无损拆卸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损拆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轴承拆卸分为:敲击法、拉出法、推压法和热拆法。
敲击法中的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伤轴承。
拉出法是采用专门的拆轴承的工具“拉马”,拉马的两脚之间的弯角是向外张开的,在拆卸轴承内圈时,拉马的两脚之间弯角应该是反向的,这个弯角是要保证向内的,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操作工再将丝杆对准轴的中心孔,轻轻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这种方案拆卸轴承效率较高,但是稳定性不好,常常出现丝杆歪斜或者拉钩与轴承的受力情况不均匀而造成轴承损伤,无法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均属于有损拆卸方法。
大型轴承通常采用加热法进行拆卸,即通过对轴承内环迅速加热,使得轴承内环受热膨胀,从而使轴承和轴的配合形式变为间隙配合,从而完成轴承的无损拆卸。但该方法仅适用于可拆卸的滑动轴承,而对不可拆卸的滚珠轴承则不适用,因为感应加热会对整个轴承进行不必要的加热,严重时会导致轴承结构件退火,降低轴承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且适用各种滚珠类、滑动类轴承的轴承拆卸工装。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拆卸工装,包括滑块底座以及两个内环滑块;所述滑块底座包括前端夹持部以及后端滑块安装部;所述前端夹持部由相互平行且之间具有距离D的两个夹持块组成且两个夹持块均为台阶状从而形成了与内环滑块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滑道;D与安装待拆卸轴承的转轴直径相适配;
所述后端滑块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滑道的末端,其为一个用于放置两个内环滑块的凹孔;
所述内环滑块包括基体,基体上开设有半圆形缺口,且基体上沿半圆形缺口方向设置有半圆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放置在凹孔内的内环滑块在拆卸轴承时出现滑落的现象,所述两个夹持块上在靠近所述凹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方向与滑道的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放置在凹孔内的内环滑块在拆卸轴承时出现滑落的现象,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所述滑道末端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基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四个通孔相适配的螺纹孔。螺钉依次穿过通孔、螺纹孔将内环滑块固定在所述凹孔内。
为了方便加工,所述基体为矩形,所述凹孔为矩形。
实际生产中为了扩展本轴承拆卸方案的应用,针对某些领域(如电机等永磁体)的特殊情况,拆卸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磁力的干扰,因此滑块底座以及两个内环滑块材料均选用1Cr18Ni9Ti防磁不锈材料加工成型,可以起到防磁的效果,把磁力影响消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两个可拆卸的内环滑块与滑块底座相配合设计出的结构简单的轴承拆卸工装,实惠耐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体积轻巧,十分适合施工现场轴承的拆卸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2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箱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级加热模式的灵芝热风循环烘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