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1505.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仁宝;王鲲;黄海林;王景南;王井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21/06;B60B21/00;B60B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包括毂体、轮辋和辐条;辐条的一端连接毂体,另一端连接轮辋;轮辋沿着周向设置有沿着径向内凹的胎槽,用于安装车胎;胎槽的槽底内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将胎槽的槽底分为位于胎槽和第一空腔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第一空腔外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厚度;辐条内沿着其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将辐条内壁分为第二空腔两侧的侧壁,以及第二空腔顶部的顶板和底部的底板;两侧的侧壁、底板的厚度均大于顶板的厚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减轻轮毂的重量,不轻提升轮毂的强度和减震吸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轮,尤其涉及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汽车重要零部件之一,它作用于汽车前后轴,支撑轮胎并随轮胎一起旋转。轮毂连接制动鼓,以沉头螺栓将轮毂与制动鼓联接一起,轮毂内设前后滚子轴承,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车轴上。现有的轮毂的外圆过于厚重,使轮毂毛坯铸造浪费材料,增加了制造成本,且不符合轻量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减轻轮毂的重量,不轻提升轮毂的强度和减震吸能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包括毂体、轮辋和辐条,所述毂体设有轴向中心通孔,轴向中心通孔用于安装内、外轴承及车轴;
所述辐条的一端连接毂体,另一端连接轮辋;所述轮辋沿着周向设置有沿着径向内凹的胎槽,用于安装车胎;所述胎槽的槽底内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将胎槽的槽底分为位于胎槽和第一空腔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第一空腔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厚度;
所述辐条内沿着其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将辐条内壁分为第二空腔两侧的侧壁,以及第二空腔顶部的顶板和底部的底板;所述两侧的侧壁、底板的厚度均大于顶板的厚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为3-5mm,第二部分的厚度为0.5-1.5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顶板的厚度为4-10mm,顶板的厚度为1-4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顶板的厚度相同。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胎槽的槽底内在第一空腔的四周边界部分的厚度处处相等或不相等,并且厚度为1-5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辐条的内壁在第二空腔的四周边界部分的厚度处处相等或不相等,并且厚度为1-5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利用碳纤维强度及密度的优势,使得轮辋和辐条可以设计为空心结构。而空心结构产品的重量可以设计得更轻,提升汽车使用操作性及使用能耗。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产品强度更强,中空结构如同蜂窝材料结构,形成框架特征受力,使得轮毂具有更好的强度值。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汽车轮毂使用舒适性更好,碳纤维具有较好的减震吸能功能,可以提升汽车行驶的舒适性。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空心结构碳纤维汽车轮毂可以获得外观表面质量更好的效果,比实心工艺效果更好。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的结构,空心结构碳纤维汽车轮毂生产工艺较实心工艺更稳定更容易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轮毂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辐条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轮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1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