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碳氢双联还原制备超细铁粉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40876.0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培民;赵沛;孔令兵;王磊;刘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B2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胡时冶;牟姣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碳氢 还原 制备 铁粉 方法 | ||
一种低温碳氢双联还原制备超细铁粉的方法,步骤一、将一定纯度的铁精矿粉、碳粉和催化剂分别球磨;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中球磨后的物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步骤三、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置于保护气氛下进行加热还原,冷却后得到一次还原铁;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一次还原铁进行球磨;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球磨后的一次还原铁置于氢气气氛下进行终还原,经冷却后出炉,获得还原铁粉;步骤六、将步骤五中所述还原铁粉进行球磨,获得超细铁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能耗低、氢气消耗低等优点,容易得到高品质超细铁粉,且制备过程简单、能耗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微米级、亚微米级超细铁粉的低温碳氢双联还原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微米级铁粉是粉末冶金工业的基础原料之一,粒度为1~10微米。微米级铁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活性,主要用于粉末冶金、制造机械零件、生产摩擦材料、减摩材料、超硬材料、磁性材料、润滑剂及其制品等领域。近年来,在电磁、生物、医学、光学等诸多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促进超细铁粉的市场进一步扩大。
传统铁粉大部分通过二步还原法生产,即第一步采用隧道窑还原,得到还原率约为97~98%的铁锭,通过破碎和球磨变成100~200目的铁粉,再通过氢还原将铁粉的氧含量降低到0.5%左右。由于隧道窑还原温度高 (1150℃)、冶炼周期长(72h),所以第一步得到的产品只能为铁锭。由于铁本身的延展性,很难低成本磨细到40微米以下,这种铁粉的售价低。也有的超细铁粉工艺采用球磨普通铁粉加多级分级,再氢还原的方法,这种工艺的产量低、电耗高、收得率低,经济性不好。
少量的铁粉工艺采用雾化法,首先用中频感应炉熔化工业纯铁,再在旋转的雾化装备上制备100目~200目的铁粉,而得不到超细铁粉。雾化法适合做合金粉。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制备超细铁粉:
1)羰基法
羰基铁粉的制取方法一般为普通热分解法,即让Fe(CO)5在一定温度下直接分解制取铁粉。激光热解法的原理是利用连续激光流动体系,将羰基化合物Fe(CO)5裂解来制备超细铁粉。但由于羰基法系统成本较高,且Fe(CO)5为有毒易爆物质,整个工艺流程的操作复杂、加工成本高,目前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形成规模化生产。
2)气相还原法
气相还原法一般是将FeCl2等铁盐在高温下蒸发,在气相中用H2或 NH3做还原剂制备超细铁粉。反应过程分为铁盐脱水、蒸发以及气相还原三个步骤。气相还原法中A-Fe瞬间成核,成核温度较低,铁粉粒径小、粒度分布集中;但因其在气相时反应,反应过程精细,容易受装置等的影响,稳定性不好,目前尚未见大批量生产。
3)固相还原法
固相还原法一般指的是在H2气氛下,将FeC2O4·2H2O或FeOOH等前驱体分解、还原以制备超细铁粉。还原温度在510℃比较合适。此法对前驱体的制备要求极高,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制得。
4)真空蒸发法和溅射法
真空蒸发法是指在真空中使金属蒸发,然后将其蒸气冷却和凝结,而得到金属超细粉的方法。溅射法是利用溅射现象代替蒸发来制备高熔点的超细金属粉,可用于金属铁粉的制备。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制备的超细粉粒度分布集中、颗粒均匀,缺点是工业生产时真空环境难以实现。
5)高能球磨法
高能球磨法是利用球磨机的转动或振动,使硬球对金属铁进行强烈的撞击、碾磨和搅拌,把粉末粉碎为超细微粒的方法。由于金属铁具有金属延展性,制备微米级、亚微米级铁粉难度大、能耗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