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电极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疏水效应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0752.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伏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2/06 | 分类号: | H01M12/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王丽丽;金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电极 接触 表面 疏水 效应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电极表面疏水效应处理方法,包括:(1)选取50%的活性炭和50%聚四氟乳液混合搅拌,经过辊压形成片状碳皮;(2)选取不锈钢薄板,采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在表面形成一层纳米凸起;(3)将片状碳皮与不锈钢薄板贴合一起,采用辊压机滚压,然后将片状碳皮与不锈钢薄板剥离,使碳皮表面形成一层呈矩阵式排列的纳米凹坑。本发明中所述的空气电极表面疏水效应处理方法,通过空气电极的表面荷叶效应处理,使得空气电极表面形成纳米凹坑,从而降低水在空气电极表面的接触角,提高了空气的通透性,杜绝了空气电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电池空气通道减少的现象,并且纳米突起的表面具有自清洁作用,保证了表面的光洁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电极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疏水效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空气电池的正极反应物为氧气,一般直接取自空气,所以电池需要一个空气电极来为氧气提供反应场所,能够渗透、吸附氧气。这样的话,空气电极就需要和外界空气接触,暴露在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中,难免会受到水蒸汽甚至是液体的侵蚀。倘若空气电极的表面疏水性不强,就容易在表面形成残留液滴甚至形成水膜,这样大大降低了氧气的透过率,甚至会导致空气电极提前报废。如何妥善的处理空气电极的表面,提高其表面的疏水性,保证氧气的透过率,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电极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疏水效应处理方法,降低水在空气电极表面的接触角,保证了空气电极表面的光洁干净。
将制备好的电极进行表面处理,让碳膜表面形成整齐的纳米凸起纹路,改变空气电极的表面张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电极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疏水效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50%的活性炭和50%聚四氟乳液混合搅拌,经过辊压形成片状碳皮;
(2)选取不锈钢薄板,采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在表面形成一层纳米凸起;
(3)将片状碳皮与不锈钢薄板贴合一起,采用辊压机滚压,然后将片状碳皮与不锈钢薄板剥离,使碳皮表面形成一层呈矩阵式排列的纳米凹坑。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凸起的直径为10nm~50nm,相邻纳米凸起之间的间距为10nm~30nm。
进一步的,所述聚四氟乳液的固含量为6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中所述的空气电极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疏水效应处理方法,通过空气电极的表面荷叶效应处理,使得空气电极表面形成纳米凹坑,从而降低水在空气电极表面的接触角,提高了空气的通透性,杜绝了空气电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电池空气通道减少的现象,并且与纳米凹坑相对应的空气电极上连续性凸块的表面具有自清洁作用,保证了表面的光洁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气电极表面形成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空气电极与水分子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空气电极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疏水效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100g的活性炭和100g的聚四氟乳液混合搅拌,经过辊压形成片状碳皮,该聚四氟乳液的固含量为60g;
S2:选取不锈钢薄板,采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在表面形成一层纳米凸起,该纳米凸起的直径为10nm,相邻纳米凸起之间的间距为1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伏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伏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