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腥草水提取物在制备改善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40614.4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康;柳絮云;刘建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P9/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李英俊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腥草 提取物 制备 改善 主动脉 内皮 细胞 功能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学技术领域,涉及鱼腥草水提取物在制备改善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全球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1%,仅次于其它非传染性疾病的总数。且预计2008年到2030年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处于领先地位。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发生于血管壁中,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形成斑块、且伴随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主要有高盐、高脂、高能量、吸烟等不健康饮食以及代谢型危险因素,包括三高及肥胖等疾病。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有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方式,但该类型疾病隐匿性高、致死和致残率都较高,因此提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报道,天然活性成分如绿原酸、芎芍及木酚素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且以此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相继问世。挖掘更多效能更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天然物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中药鱼腥草,原植物为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Houttuynia)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全草,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及华东等地,四川为其主产区之一。据《中药辞海》,鱼腥草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有机酸、木质素、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过敏、抗辐射、抗肿瘤、平喘等功效。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成分。
现代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作为传统的清热解毒中药,鱼腥草因其显著的抗炎、解热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鱼腥草水提取物在制备改善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鱼腥草水提取物可明显抑制饱和脂肪酸造成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及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和复合物生成,通过抗炎和保护线粒体功能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鱼腥草水提取物在制备改善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是对饱和脂肪酸造成的主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所述的药物是降低主动脉内皮细胞内的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mRNA水平含量。
所述的药物是对饱和脂肪酸造成的主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所损伤的线粒体有保护作用的药物。
所述的药物是增加线粒体生成相关蛋白PGC1α、线粒体复合物I、线粒体复合物II及线粒膜融合相关蛋白Mfn2的表达的药物。
鱼腥草水提取物在制备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鱼腥草水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鱼腥草水提取物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无毒副作用,本发明首次公开指出鱼腥草提取物在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发生的过程中,鱼腥草提取物可明显抑制饱和脂肪酸造成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及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和复合物生成,通过抗炎和保护线粒体功能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鱼腥草提取物能够有效降低饱和脂肪酸造成的人主动脉内皮炎性反应,如白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mRNA水平含量;鱼腥草提取物能够有效保护饱和脂肪酸对人主动脉内皮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如可增加线粒体生成相关蛋白PGC1α、线粒体复合物I和II及线粒膜融合相关蛋白Mfn2的表达等;其对于预防血管疾病发生和进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鱼腥草提取物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无毒副作用。其中:横坐标为鱼腥草提取物的作用浓度,纵坐标为细胞活性。
图2是鱼腥草提取物对棕榈酸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其中:横坐标为鱼腥草提取物的作用浓度,纵坐标为IL-6和MMP-1的mRNA水平含量。
图3A~图3B是鱼腥草提取物可上调棕榈酸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复合物I和II表达的降低。其中:图3A为Western blot结果图;图3B为Western blot统计图,横坐标为蛋白名称,纵坐标为相对蛋白表达水平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