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40488.2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磊;王辉;王旭亮;范义胜;胡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75/14;C09D5/16;C09D7/63;C09D7/65;G02C7/12;G02B30/25;B32B23/04;B32B23/08;B32B23/20;B32B27/30;B32B33/00;C08L1/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偏光 眼镜 变色 硬化 | ||
本发明阐述了一种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由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和涂覆在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任一表面的变色层组成,所述变色层由包含以下组分的涂布液经涂布固化而成:丙烯酸酯预聚物30重量份~60重量份,变色液晶微胶囊1重量份~5重量份,光引发剂0.5重量份~5重量份,全氟聚醚0.2重量份~2重量份,有机溶剂30重量份~60重量份。本发明在变色硬化膜中加入了变色液晶微胶囊,使偏光眼镜可以变色,省去了镀金属膜的工艺步骤,降低了成本。并且在变色硬化膜中加入了全氟聚醚,达到了很好的防污效果。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偏光眼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
背景技术
3D眼镜又称立体眼镜,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目前市场上3D眼镜主要有3种技术:红绿色差式眼镜、主动快门式眼镜、偏光式眼镜。其中,偏光式眼镜由于其良好的3D效果和低廉的价格占据主流市场。
图3是常规的偏光眼镜片的结构,依次层叠金属镀层、透明硬化膜、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碘处理聚乙烯醇膜、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透明硬化膜。偏光眼镜片的制作流程为覆膜、分切、皂化、覆合、分切、压弯与镀膜。采用的镀膜工艺是用蒸镀或真空溅镀的方法,将金属镁、铝等镀在透明硬化膜的表面,达到在阳光下变色,美观的效果。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工艺上只能一小片一小片的镀膜,效率低,成本高;二是为了金属镀层能在透明硬化膜上有好的附着力,透明硬化膜无法进行防污处理,做成的眼镜不耐脏污。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包括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和涂覆在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任一表面的变色层,所述变色层是由包含以下组合物的涂布液经涂布固化而成:
上述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为官能度为6~15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上述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所述变色液晶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3μm~10μm。
上述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4μm~15μm。
上述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所述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的厚度为80μm~300μm。
上述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所述变色层的铅笔硬度为2H~4H。
上述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所述变色层的水接触角为100°~110°。
一种变色偏光眼镜片,由上述变色层及依次层叠的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碘处理聚乙烯醇膜、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和透明硬化层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在变色硬化膜中加入了变色液晶微胶囊,使偏光眼镜可以变色,省去了镀金属层的工艺步骤,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中在变色硬化膜中加入了全氟聚醚,达到了很好的防污效果。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偏光眼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变色偏光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常规偏光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1、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2:变色层;3:碘处理聚乙烯醇膜;4:透明硬化层;5:金属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4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