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节能型螺旋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0464.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2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陈式船舶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B63H1/20;B63H1/26;B63H1/28;B63H5/16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圈 桨叶 桨毂 后端面 前端面 螺旋桨 安全节能型 副叶 轴向 主叶 弧形曲面结构 弧形凹陷部 侧面连接 对称圆环 同轴设置 节能性 弯折部 弯折的 凹陷 内环 向后 向内 叶根 叶尖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节能型螺旋桨,包括作为内环的桨毂和作为外环的保护圈,桨毂和保护圈同轴设置,且桨毂和保护圈之间均匀分布的设置有桨叶,且桨叶为与螺旋桨的运动方向成一定倾斜角度的弧形曲面结构;所述桨叶的叶根与桨毂连接,桨叶的叶尖与保护圈的内侧面连接;保护圈为中部向内凹的弧形对称圆环结构;桨毂的轴向长度大于保护圈的轴向长度,保护圈的前端面设置于桨毂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桨毂的后端面设置于保护圈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桨叶设置有三组,每组桨叶均包括统一设置的主叶和副叶;主叶的前段部分为向桨叶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副叶的前端部分为向后凹陷的弧形凹陷部。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节能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节能型螺旋桨。
背景技术
船舶在水面上航行需要一种推动力,船舶推进器就是为船舶提供推力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将船舶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转化成推力,推进船舶前进。螺旋桨就是一种常用的船舶推进器,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轮船的推进器等。
现有的螺旋桨在旋转过程中,桨尖具有较高的线速度,同时,由于螺旋桨桨叶厚度很小,当生物接触正在旋转的螺旋桨时,很容易被桨尖划伤。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在螺旋桨外加装半封闭式保护罩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保护罩阻挡了周围流体的运动,在实现保护目的的同时又降低了螺旋桨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全性高,节省能源的安全节能型螺旋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节能型螺旋桨,包括作为内环的桨毂和作为外环的保护圈,桨毂和保护圈同轴设置,且桨毂和保护圈之间均匀分布的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为弧形曲面结构;所述桨叶的叶根与桨毂连接,桨叶的叶尖与保护圈的内侧面连接;所述保护圈为中部向内凹的弧形对称圆环结构;
所述桨毂的轴向长度大于保护圈的轴向长度,保护圈的前端面设置于桨毂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桨毂的后端面设置于保护圈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
所述桨叶设置有三组,每组桨叶均包括统一设置的主叶和副叶;所述主叶的前段部分为向桨叶的旋转方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副叶的前端部分为向后凹陷的弧形凹陷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桨毂、桨叶和保护圈为一体设置。
一体设置,使整体的稳定性更好,可受力能力也变强,使用寿命更长。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每组所述桨叶均包括2个副叶,两个副叶分别设置于与其同一组主叶的两侧。
通过实验证明螺旋桨叶还可使用九叶三组、一主二副的模式,这样在节能方面的效果更佳。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圈的轴向长度是桨毂轴向长度的64%。
将桨叶的前段部分设置于保护圈之前,更有利于对水产生作用引力。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圈轴向长度的25%设置于桨毂的后端面之后。
将叶片的排水集中于桨毂后端面之后,形成拉长扩散形水柱,增加了螺旋桨的反作用推力。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桨毂、桨叶和保护圈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铝合金材料轻盈,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可以减少长期使用的成本和自身重量。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桨叶的叶根与叶尖同桨毂和保护圈的连接部均为圆角结构。圆角的连接方式强度更好,特别是保护圈连接部的圆角把水的离心力更流畅的转化到保护圈的内侧。
螺旋桨叶片的内外根部都是圆角,在轴联动加工工艺过程中铣刀的半径就是叶片根部的圆角半径,更方便于模具的加工生产和更合理的圆角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陈式船舶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陈式船舶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