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部分循环使用预制地下连续墙、吊具以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40255.2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伟;张轩粼;陈耕;仲会;孙义周;方院生;邵鹏;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分 循环 使用 预制 地下 连续 以及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部分循环使用预制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1)、拱板梁底座(2)和拼装连续墙(3);其中拼装连续墙(3)是由若干拱板梁构件(4)、通长圆钢(5)和橡胶钢板底座(6)拼装而成;
所述拱板梁构件(4)包括拱形板(41)、左竖梁(42)和右竖梁(43),拱形板(4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竖梁(42)和右竖梁(43)的中间,拱形板(41)上端面凸出左竖梁(42)和右竖梁(43)的上端面,拱形板(41)的下端面凹入左竖梁(42)和右竖梁(43)的下端面,左竖梁(42)横截面为凹字形,右竖梁(43)横截面为凸字形,且左竖梁(42)的凹槽与右竖梁(43)的突起尺寸相互配合,拱形板(41)的上端凸出高度与拱形板(41)下端凹入深度相互配合,左竖梁(42)和右竖梁(43)上均对称地开有两个容许通长圆钢(5)穿过的薄壁钢管通孔;所述橡胶钢板底座(6)包括凸字形底座(61)和凹字形底座(62),凹字形底座(62)的表面尺寸与左竖梁(42)横截面尺寸一致,凸字形底座(61)的表面尺寸与右竖梁(43)横截面尺寸一致,橡胶钢板底座(6)由若干厚钢板和厚橡胶垫交错叠加粘附而成,凹字形底座(62)和凸字形底座(61)上均对称地开有两个容许通长圆钢(5)穿过的通孔,且凹字形底座和凸字形底座上还均布若干螺栓孔(63),橡胶钢板底座(6)交错叠加的厚钢板和厚橡胶垫施加一定的预紧力后用穿过螺栓孔(63)的高强度螺栓(64)紧固在一起,高强度螺栓(64)的大头上焊接有L型钢筋(65),L型钢筋(65)的另一端在拱板梁构件(4)制作时锚入左竖梁(42)和右竖梁(43)的底部,并保证下端平齐;拱板梁构件(4)具有不同长度型号,长拱板梁构件与短拱板梁构件横向和纵向均交错布置,开挖深度内的上下两个拱板梁构件之间通过弧形管片螺栓(7)相连;
拱板梁底座(2)为具有不同长度的长方体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拼装而成,拱板梁底座(2)上设置的第一层拱板梁构件(4)与拱板梁底座(2)整体浇筑并将圆钢(51)预先锚入拱板梁底座(2)中,长拱板梁底座(21)上锚入八根圆钢(51),其中四根圆钢(51)用于连接本底座上设置的拱板梁构件(4),另外四根圆钢分别用于连接两侧相邻底座上设置的拱板梁构件(4),短拱板梁底座(22)上锚入四根圆钢,其中两根圆钢穿过本底座上设置的拱板梁构件(4)一侧的薄壁钢管通孔,另外两根圆钢设置在拱板梁构件同侧并用于连接相邻底座上设置的拱板梁构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部分循环使用预制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拱形板(41)的中部、左竖梁(42)外侧中部、右竖梁(43)外侧中部均开有卡槽,卡槽内包覆橡胶止水片(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部分循环使用预制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拱形板(41)拱内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应变片、振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部分循环使用预制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通长圆钢(5)由若干圆钢(51)连接而成,每两个圆钢(5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式或者销轴插入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部分循环使用预制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在拼装之前,每个拱板梁构件(4)上端套装有橡胶保护套(9),橡胶保护套(9)内设有橡胶保护套钢板(91),每个钢板上具有吊装环孔(92)。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部分循环使用预制地下连续墙的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形吊杆(10)、平吊杆和两组吊具,上吊装栓(11)安装在拱形板(41)的上吊装栓孔(44)内,下吊装栓(12)安装在拱形板(41)的下吊装栓孔(45)内,上、下吊装栓之间具有一段距离,三角形吊杆(10)通过吊具I(13)与上吊装栓(11)相连,所述吊具I(13)包括钢绞绳I(13-1)和绳扣I(13-2),绳扣I(13-2)的连接位置高于地面标高;平吊杆通过吊具II(14)与下吊装栓(12)相连,所述吊具II(14)包括钢绞绳II(14-1)、卸扣(14-2)和绳扣II(14-3),卸扣(14-2)将下吊装栓(12)连接在钢绞绳II(14-1)上,绳扣II(14-3)可在钢绞绳II(14-1)的任意位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2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