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折高透亮镜面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0104.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勇;蒋红梅;胡海波;顾佳佳;唐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28;C08G18/32;C08G18/42;C08G18/61;D06N3/00;D06N3/14;A43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折高 透亮 聚氨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折高透亮镜面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耐折高透亮镜面聚氨酯树脂,是采用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的:聚酯二元醇6~25%,扩链剂2~5%,二异氰酸酯10~15%,抗氧剂0.02~0.05%,封端剂0.05~0.25%,溶剂余量,所述的聚酯二元醇选自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戊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或聚己二酸戊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以上。本发明获得的耐折高透亮镜面聚氨酯树脂,可用于制备鞋面。本发明制备的镜面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常低温耐折性能、胶膜透光率高,革样具备良好的表面爽滑度且不易析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
背景技术
聚氨酯合成革是由聚氨酯涂层和基材组成的复合材料,一般情况下聚氨酯涂层分为面层和粘结层,粘结层聚氨酯树脂的作用是将面层与基材粘合在一起,而面层则主要担任着体现合成革表观和风格,保护合成革的作用,因此面层对于整个合成革的品质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镜面面层领域,对手感和物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镜面革应用主要在鞋用方向,普通镜面鞋革由于树脂模量高、结晶性强导致其耐折性能不好,这严重影响了鞋革的使用寿命。另外为了追求良好的手感,通常会通过添加有机硅的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性能和手感要求,但是普通有机硅容易迁移到面层表面而导致析出发雾的现象。由于析出发雾现象短时间内无法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聚集,会明显在皮革表面出现一层有机硅聚集层,这样会影响外观和使用,造成大量成品革浪费,给制革厂和树脂厂带来巨大损失。
目前市面上的镜面树脂繁多,但大都由于耐折性能不佳、表面易析出发雾,很难满足革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折高透亮镜面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所述的耐折高透亮镜面聚氨酯树脂,是采用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制备的:
聚酯二元醇、扩链剂、二异氰酸酯、抗氧剂、溶剂和封端剂;
其中:
所述的聚酯二元醇选自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戊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或聚己二酸戊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数均分子量为1000-3500;
优选的为数均分子量为1500的聚己二酸戊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或数均分子量为1000-3500的聚己二酸戊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和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的混合物;或数均分子量为2000-2500的聚戊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和数均分子量为2000-2500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的混合物;
所述的扩链剂选自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优选1,4-丁二醇;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优选的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优选BHT;
所述的封端剂为甲醇或反应型有机硅;
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丁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反应型有机硅为单端胺基反应型有机硅,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n=1;数均分子量为800-2300;所述的反应型有机硅生产厂商为瓦克化学。
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优选重量百分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未经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