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污染物含量的浓香花生油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9930.X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张海;姜元荣;赵洋;徐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A23D9/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1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油 浓香花生油 混合物 制备 黄曲霉毒素 苯并芘 塑化剂 养晶 半成品 过滤 成品花生油 固体还原剂 花生粉 助滤剂 冷却 污染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苯并芘、塑化剂和/或黄曲霉毒素的浓香花生油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浓香花生油。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使花生油与固体还原剂和助滤剂接触,获得花生油混合物1;B、使花生油混合物1冷却、养晶,过滤,得半成品花生油;C、在半成品花生油中加入花生粉,获得花生油混合物2;D、将花生油混合物2养晶,过滤,得成品花生油。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浓香花生油中苯并芘、塑化剂和/或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污染物含量的浓香花生油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油是中国的传统食用油,因其浓郁特有的花生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现有花生油制备工艺中,风味受到影响的地方主要有:
(1)压榨花生油水化脱胶。由于水是极性溶剂,易带走油脂中的风味物质。
(2)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好的目标性风味物质的同时也产生非目的产物的风味物质,而且现在的花生油生产工艺会发生二次美拉德反应,同时也会产生不良风味。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氧化反应物也不相同。研究表明美拉德反应若反应不当,甚至会产生有毒物质。(纪有华,烹饪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对菜肴的影响[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4):32-36.)。
常见植物油挥发性组分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杂环类、烷烯烃类、酸酯类等(CN201511005033.6)。根据文献(刘晓君,炒籽对花生油风味和品质的影响.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报道,浓香花生油中吡嗪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总挥发物的32.89%,是浓香花生油顶空挥发物的主要组成。非杂环类化合物包括醛、酮、醇、酸、烯烃、烷烃和酯。这些化合物大多来自脂质氧化降解,主要为花生油提供油味、脂味。其中,醛类是植物油风味的主要成分,醛类的风味通常被描述为青草味、油漆味、金属味、豆味或酸败味等,是油脂中的不良风味。同时,也有文献报道,高温环境下美拉德反应和脂类降解反应产生的吡咯类和吡啶类杂环类化合物是花生油不良风味的关键物质,吡嗪类风味单体是花生油风味良好的关键物质。(梁慧.水酶法制备花生油的风味和氧化稳定性研究.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花生油中的不良风味对花生油的品质及消费者的食用均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保留花生油中的良好风味则是对品质的良好提升。
另外,我国花生油近年来发展速度快,优质原料花生供不应求,同时中小型企业和农村小作坊榨油数量众多,散装花生油和土榨花生油占一定比例,安全性存在隐患。尤其花生生长、花生炒制和精炼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危害物质。另外,有研究报道花生仁原料含塑化剂较为普遍,不同制油工艺得到的花生毛油中的塑化剂含量也参差不齐,所以花生油的危害物质控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杨永坛,陈刚,杨悠悠,安骏.花生油质量安全问题与控制技术[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5,33(2):11-18.)
通常的污染物的脱除与控制,花生油行业使用最普遍的是吸附法,即在花生油精炼过程中加入白土、活性炭、硅藻土等吸附剂,这些吸附剂吸附90%以上的黄曲霉毒素B1,也可以降低花生油中的苯并芘及多环芳烃,也可以脱除很少量的塑化剂,但同时吸附剂也吸附了色素及风味,不利于浓香压榨花生油的生产,比较适用于精炼花生油的制备。对于油脂中重质塑化剂的脱除,普遍需要高温脱臭或者分子蒸馏,这同样不适用于浓香压榨花生油的制备。
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制备得到具有去除花生油不良风味、保留花生油的良好风味,不降低花生油颜色,使花生油风味更加纯正的方法。并且消费者也需要一款保持花生油良好风味,无污染的健康花生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低苯并芘、塑化剂和/或黄曲霉毒素的浓香花生油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A、使花生油与固体还原剂和助滤剂接触,获得花生油混合物1;
B、使花生油混合物1冷却、养晶,过滤,得半成品花生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9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味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均匀调配多种食用植物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