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照射不同材料对表面微结构成型影响的研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39146.9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俐楠;郭子望;吴立群;王洪成;程从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B82Y35/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基板 飞秒激光 凸起 成型 照射 表面微结构 表面凸起 激光照射 三维数值模型 模拟和预测 材料基板 材料形成 成型规律 成型实验 导热系数 仿真分析 硅基表面 激光成型 模型理论 其他材料 数学模型 场法 构建 基板 研究 重复 | ||
1.基于激光照射不同材料对表面微结构成型影响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飞秒激光照射硅基板,硅基板形成表面凸起;
步骤二:基于相场模型理论,构建数学模型,对硅基板凸起成型实验进行仿真分析;
步骤三:选取导热系数不同的其他材料基板,重复步骤一及步骤二,获得不同材料基板凸起成型的规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激光照射不同材料对表面微结构成型影响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构建系统化学能和表面能、时间空间和运动的模型,并求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激光照射不同材料对表面微结构成型影响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系统化学能和表面能、时间空间和运动的模型的具体过程:
先确定模型的初态:模型中的总自由G能根据Cahn-Hilliard model推导出,其中材料的化学能和表面能:
其中,f(c,T)表示驱动硅原子发生扩散运动的化学能,表示材料的表面能,h是梯度能系数;变量c由Cahn-Hilliard非线性方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共同决定,是一个基于空间领域以及时间领域的参数;在相场模型中,变量c对整个空间及时间的运动表达式为:
μ=[4c3-6c2+2c-ch2▽2+αc(1-2c2+c4)(T-Tm)] (4)
M表示硅原子的迁移率;α表示温度相关的系数;μ表示化学势;飞秒激光温度场通过热扩散方程表示:
上述公式中,ρ为硅的密度、λ为硅的比热容、T表示硅基板上的位置、t表示时间、k为硅的导热系数、β为激光的吸收系数、Q为热量关于位置的函数;R和I0分别表示激光的反射率和激光的密度、σ表示飞秒激光激光束的半径、P为飞秒激光功率;通过计算上述运动方程指导体系处于平衡状态,得到不同时间下的硅相形态变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激光照射不同材料对表面微结构成型影响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半隐式傅里叶谱、半隐式向后差分公式计算方法求解相场数学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激光照射不同材料对表面微结构成型影响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写(3)式:
▽·(M▽μ)=A▽2μ’+Sμ (8)
上式中,▽为拉普拉斯算子μ’是μ的线性部分;其中,Sμ=▽(M▽μ)-A▽2μ',线性部分A▽2μ'采用半隐式傅里叶谱方法中的隐式进行求解,而非线性部分▽(M▽μ)采用半隐式傅里叶谱方法中的显式进行求解;结合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以及有限差分公式将公式(8)转化为如下形式:
Pn=AΔt[▽·(M▽μ1n)-2τ▽2cn+τch2▽4cn] (10)
上述公式(8)(9)和(10)中的A和τ都是常数;采用傅里叶变换来推导变量c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表达式;
上式中,Dev=3+4Δtτk2+2Δtτch2k4,插入符号∧和下标k都代表傅里叶变换;
变量cn+1的求解过程如下:先求化学势μ以及硅基板当中的温度场集中区域;解出公式(11),求出再通过傅里叶逆变换求出c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91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