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下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9134.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姜飞龙;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4;B25J9/08;B25J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403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动 肌肉 下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下肢系统。
背景技术
气动肌肉具有很高的功率/质量比、仅受气压因素、刚度容易调节等优点,同时具有类似于人类肌肉的柔顺性等优点,因此气动肌肉在机器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中国专利201510332488.2、201510181494.2、201510434010.0提出采用肌肉对拉的方式设计仿人上肢关节,中国专利201410040899提出采用规则分布的混联机构设计仿人下肢关节,一些人体关节肌肉被忽略,仍然不能够较真实的模拟人的关节肌肉分布和驱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新型仿人下肢,本发明结构紧凑,干净、防爆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下肢系统,它包括: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下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骨盆1、股骨2、闭孔内肌3、股方肌4、耻骨肌5、短收肌6、大收肌一7、长收肌8、臀中肌一9、梨状肌10、臀中肌二11、臀大肌12、髂腰肌13、股二头肌14、大收肌二15、半腱肌16、半膜肌17、腓骨第一段18、腓骨肌肉连接板19、比目鱼肌一20、比目鱼肌二21、腓骨短肌22、胫骨前肌23、腓骨第二段24、脚25;
所述的股骨2一端与所述的骨盆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腓骨第一段18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闭孔内肌3、股方肌4、耻骨肌5、短收肌6、大收肌一7、长收肌8、臀中肌一9、梨状肌10、臀中肌二11、臀大肌12、髂腰肌13的两端均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骨盆1和所述的股骨2之间,每根肌肉上均设置气动阀,通过气动阀控制上述肌肉的充放气,进一步控制其伸缩,驱动股骨2的屈伸、收展和环转;
所述的腓骨第一段1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腓骨肌肉连接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股二头肌14、大收肌二15、半腱肌16、半膜肌17的两端均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骨盆1和腓骨肌肉连接板19之间,每根肌肉上均设置气动阀,通过气动阀控制股二头肌14、大收肌二15、半腱肌16、半膜肌17的充放气,驱动股骨2的屈伸、收展、环转和腓骨第一段18、腓骨肌肉连接板19的屈伸、收展、环转;
所述的腓骨第二段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腓骨肌肉连接板19的下表面,所述的腓骨第二段24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脚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腓骨肌肉连接板19带动腓骨第二段24屈伸、收展、环转;
所述的比目鱼肌一20、比目鱼肌二21、胫骨前肌23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的腓骨肌肉连接板19的下表面、脚25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腓骨短肌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腓骨第二段24、脚25可转动连接;每根肌肉上都设置气动阀,通过气动阀控制比目鱼肌一20、比目鱼肌二21、腓骨短肌22、胫骨前肌23的充放气,进一步控制其伸缩,驱动脚25的屈伸、收展、环转;
上述每根肌肉均为气动肌肉,每根肌肉的长短及其与骨头的连接位置均仿人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骨盆的形状仿人体骨盆设置,且采用金属3D打印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股骨2为长条形,其周向有四个面,内侧面、外侧面、前面和后面共四个面,所述的闭孔内肌3、股方肌4、耻骨肌5、短收肌6、大收肌一7、长收肌8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的骨盆1的下面、股骨2的内侧面可转动连接,臀中肌一9、臀中肌二11的两端均分别与骨盆1的外侧面、股骨2的外侧面可转动连接,梨状肌10、臀大肌12的两端均分别与骨盆1的后面、股骨2的外侧面可转动连接,髂腰肌13的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与骨盆1的前面、股骨2的前面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肌肉与骨盆1、股骨2、腓骨、脚25的可转动连接均为通过钢丝绳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多根非均匀分布的气动肌肉驱动关节,可以同时实现关节多个方向的运动;
2.本发明利用气动肌肉驱动具有较大的功率/质量比、较好的柔顺性、结构紧凑等优点;
3.本发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分别具有3、3、3个自由度,可以形象地模拟人下肢可以实现的各种动作,有助于了解人体结构和人体下肢每根肌肉在下肢运动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气动肌肉的新型仿人下肢总体机械结构图;
图2是基于气动肌肉的新型仿人下肢肌肉与股骨内侧面连接机械结构图;
图3是基于气动肌肉的新型仿人下肢大腿其他肌肉连接机械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9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