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栓类标准件腐蚀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8849.X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连红;刘成臣;金涛;何卫平;张红飞;袁猛;张幸;刘元海;蔡舒阳;王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44803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标准件 腐蚀 检测 方法 | ||
一种螺栓类标准件腐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不同型号螺栓标准件实验室环境数据,编制腐蚀程度‑性能检测表;步骤2:记录螺栓螺母初始安装拧紧力矩大小,按照螺栓螺母安装要求和规范、拧紧力矩要求,采用力矩法拧紧螺栓螺母,准确测得初始安装拧紧力矩大小,初始安装拧紧力矩大小;步骤3:在螺栓螺母拆卸过程中,检测螺栓螺母表面状态,去除影响力矩测试的因素;步骤6:螺栓类标准件腐蚀力矩检测工程仪使用结束后,断电。本发明不需要对螺栓拆卸后另行检测,节约了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螺栓类标准件腐蚀力矩检测工程仪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便于携带;检测准确率高,能保证检测精度70%,同时能通过螺栓标准件的腐蚀程度—性能检测表和检测仪的结合使用,能够预测螺栓类标准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腐蚀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栓类标准件腐蚀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军用飞机、民用飞机性能不断完善,逐渐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服务于国家安全防御、旅游出行、货运运输等生活各方面,特别二十世纪以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海洋权利意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飞机在沿海及海洋地区服役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但是面对海洋的高盐、高湿、高温等复杂恶劣环境的影响,飞机连接部位腐蚀程度严重,逐渐发展成为影响飞机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螺栓类标准件作为飞机连接部位使用量最多零件,在飞机使用过程中,其自身的腐蚀损伤问题是造成飞机连接部位破坏的主要原因。研究腐蚀环境下螺栓类标准件的腐蚀损伤特点,对于飞机连接部位腐蚀防护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关于螺栓类标准件腐蚀问题,实验室主要检测方法有宏/微观检测(腐蚀深度、腐蚀面积、单位面积内腐蚀数量)和力学性能测试,通常采用宏/微观检测能够呈现腐蚀宏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测试能够给出不同腐蚀程度的力学性能参数,检测螺栓标准件需要件两者结合起来,将实验室检测经验和数据进行总结和归纳运用到工程检测中去有重要意义,其中力矩测试方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修理过程中能快速有效检测标准件是否失效,通过螺栓类标准件腐蚀程度、力矩大小、性能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腐蚀程度为中间量,找到力矩与性能的关系,形成判断螺栓标准件失效判据,力矩测试最大的优势在于维修过程中检测螺栓类标准件是否失效,是螺栓类标准件在腐蚀环境、反复安装拆卸条件下快速检测腐蚀失效的重要工程方法。
目前,国内螺栓类标准件检测有机械性能检测和宏微观形貌检测,机械性能检测主要是检测螺栓出厂的性能合格指标,宏微观形貌检测作为实验室研究螺栓腐蚀后性能指标的手段,不能有效指导修理厂判断标准件是否失效。特别是对口飞机,船舶,桥梁等大量的修理厂,面临着大批量标准件的更换问题,没有一种快速有效检测螺栓类标准件失效的方法,近些年形成了一些检测标准件腐蚀失效的方法,如涡流检测法,超声检测法,但这些方法对于修理厂来说,操作过于麻烦,检测效率低,同时不能和修理过程结合统一起来,往往造成了性能满足要求的标准件大量更换,加大了维修厂的成本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螺栓类标准件宏微观检测和力学性能检测等试验室方法无法快速简单地检测工程上大批量螺栓性能检测,不能向修理厂及时提供是否更换螺栓类标准件的信息,给修理厂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能否快速有效的检测螺栓类标准件腐蚀程度对于修理厂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涡流检测法、超声检测法等无损检测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上手、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螺栓类标准件腐蚀检测方法。
一种螺栓类标准件腐蚀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不同型号螺栓标准件实验室环境数据,编制腐蚀程度-性能检测表,
首先针对需要检测的螺栓螺母标准件类型做好前期记录工作,主要包括螺栓螺母型号,尺寸大小、材质、表面处理,同时参照各大厂家出具的螺栓螺母拧紧标准力矩值,确定实验室环境试验螺栓螺母初始力矩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未经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8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损伤最小的混凝土试件热烘干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纺织皮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