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8827.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成林;吴政兵;王坪;袁兆平;李治;刘疆伟;鲁静;张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5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执法检查 执法系统 安全生产 业务数据层 服务平台 应用平台 监管 地理信息服务 智能决策分析 基础设施层 基础数据库 基础信息库 文书数据库 证据数据库 服务封装 工作效率 监督管理 数据中心 信息共享 移动终端 隐患排查 桌面终端 大数据 网络端 网络化 数据库 标准化 编排 传输 支撑 决策 分析 监督 统一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层、业务数据层、服务平台层和应用平台层;业务数据层为建设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的统一数据中心,包括企业基础信息库、安监执法数据库、隐患排查库、隐患证据数据库、执法人员基础数据库和历史文书数据库;服务平台层为安监执法系统提供服务封装与编排、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服务、智能决策分析的支撑;应用平台层包括网络端、桌面终端和移动终端。本发明实现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检查标准化、传输网络化、信息共享化和决策科学化,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执法检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手段,逐步完善执法检查程序,规范执法检查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级安全生产业务部门实际安全监管工作中,经常发现由于执法人员政策理解差异、甚至某些政策法规相互冲突,造成不同执法人员对同一个案件执法结果不同,执法工作难以规范化、标准化;安监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衔接。传统执法的日常巡查及现场取证采取纸质资料和数码相机拍照的方式,无论是从资料的携带、还是执法数据的录入都给巡检人员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而且,取证资料的真实性难以核实。上级领导无法实时掌握在外执法人员的工作状态,难以加强人员管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自下而上包括基础设施层、业务数据层、服务平台层和应用平台层;
所述基础设施层依托云平台,利用弹性计算、云存储、负载均衡、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硬件设施和系统软件资源,提供云平台网络安全及容灾备份;
所述业务数据层为建设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的统一数据中心,包括企业基础信息库、安监执法数据库、隐患排查库、隐患证据数据库、执法人员基础数据库和历史文书数据库;
所述服务平台层为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提供服务封装与编排、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服务、智能决策分析的支撑,包括业务平台、数据平台和技术平台;
所述应用平台层包括网络端、桌面终端和移动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基于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所述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据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平台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安监执法业务规范体系,所述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网络安全及容灾备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监执法数据库包括统一的执法标准、隐患排查项、法律法规库数据库,实现数据实时更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执法数据交换管理平台,所述执法数据交换管理平台用于业务数据层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相关执法数据关联、与企业在线监测数据交换共享和与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关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络端、桌面终端和移动终端,采用“集中部署、一体应用、分级授权”的方式建设,所述桌面终端和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所述网络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络端包括企业信息管理、安监执法库管理、执法计划管理、执法文书档案、隐患管理和统计分析,所述桌面终端包括现场检查、文书制作、隐患管理和统计分析,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执法库查询、隐患登记、证据采集和文书查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智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系统可实现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检查标准化、传输网络化、信息共享化和决策科学化,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执法检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手段,逐步完善执法检查程序,规范执法检查流程。协助安全监管机构理顺业务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8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