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工业用帆布浸胶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8821.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童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华烨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93 | 分类号: | D06M15/693;D06M13/127;D06M13/152;D06M13/39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工业 帆布 配方 | ||
一种耐高温工业用帆布浸胶配方,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浴配方和第二浴配方,所述第一浴配方包括封闭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软水,封闭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软水的重量份分别是6‑15份、1.5‑5.5份、92.5‑140.5份;所述第二浴配方包括氢氧化钠溶液、甲醛、间苯二酚、胶乳、去离子水,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甲醛、间苯二酚、胶乳、去离子水的重量份分别是0.3‑4.5份、16.2‑26.8份、11‑22份、50‑150份、180‑280份。本发明具有抗高温、抗酸碱、高耐磨的优点,提升了浸胶液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胶液的配方,尤其是一种耐高温工业用帆布浸胶配方,属于工业用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浸胶是织物通过胶液浸槽,使织物纤维浸上胶浆,以提高织物与胶料的熟结力。浸胶可使人造丝、合成纤维及玻璃纤维帘线表面光滑,浸胶浆后可显著提高胶料与纤维的勃着力。常用的浸液为天然乳胶与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相配合的水乳液。役胶设备包括役渍槽、干燥室、热仲张及卷取装置,也可与压延机连接,组成帝布浸胶、贴胶、擦胶联动生产线。浸胶液可提高橡胶与玻璃纤维的私着力,棉帘布经浸酚醛胶乳,也能显著提高轮胎的耐用性能。但是,现有的浸胶液在提高织布纤维的耐热、耐腐、耐压性能方面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一种耐高温工业用帆布浸胶配方,以改善工业用布的耐热、耐腐、耐压以及耐疲劳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高温工业用帆布浸胶配方,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浴配方和第二浴配方,所述第一浴配方包括封闭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软水,封闭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软水的重量份分别是6-15份、1.5-5.5份、92.5-140.5份;所述第二浴配方包括氢氧化钠溶液、甲醛、间苯二酚、胶乳、去离子水,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甲醛、间苯二酚、胶乳、去离子水的重量份分别是0.3-4.5份、16.2-26.8份、11-22份、50-150份、180-280份。
所述封闭异氰酸酯的浓度为25%。
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0%。
所述甲醛溶液浓度为37%。
本发明中的胶乳可在纤维表面形成胶膜,靠分子间力和化学键合起粘合作用。胶乳可以是天然胶乳、丁苯胶乳或丁吡胶乳。
天然胶乳属于橡胶类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其特点是高弹性、粘接时成膜性能良好、胶膜富于柔韧性,因而使胶膜具有优异的耐屈挠性、抗震性和耐蠕变性能,适用于动态下部件的粘接和不同热膨胀系数材料之间的粘接。
丁苯胶乳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经低温聚合而成的稳定乳液。根据苯乙烯含量、乳化剂和聚合温度等的不同,而有多种品种,其性能和用途也不同。丁苯胶乳是丁二烯和苯乙烯单体在添加不同化学品和助剂后经乳液共聚而制成的聚合物胶乳。丁苯胶乳具有很好的粘着性,由于其粒子比天然胶乳的粒子小,其机械稳定性优于天然胶乳,并能与天然胶乳以任何比例混合。丁苯胶乳是最重要的合成胶乳,根据苯乙烯含量不同,可分为S/B胶乳(苯乙烯含量超过45%)和SBR胶乳(苯乙烯含量低于45%)。S/B胶乳主要用于纸张涂层(铜版纸生产)和地毯背衬,而SBR胶乳则主要用于制造泡沫(海绵)制品及合成纤维帘子线浸渍等领域。
丁吡胶乳是乙烯基吡啶(α-甲基-5-乙烯基吡啶)和丁二烯的二元共聚物,称为丁吡胶乳(butadiene vinyl-pyridine rubber latex)。丁吡胶乳的制造方法与丁苯胶乳类似,只是用乙烯基吡啶代替苯乙烯,聚合方法分为热聚和冷聚两大类。目前一般采用热聚的方法,聚合温度为50℃;由于胶乳中引进了吡啶基团,增加了极性,因而能大大提高纤维(特别是人造丝、聚酰胺、聚酯等)与橡胶直接的粘合能力。使用时一般与少量丁苯胶乳混合后,在与间苯二酚-甲醛溶液混合配成一定比例的浸渍液简称RF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华烨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华烨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8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