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桃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7975.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莹莹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6;A01N59/06;A01N31/10;A01N59/20;A01N47/44;A01N47/14;A01P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34133 | 代理人: | 汪锋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桃树 常见 病虫害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桃树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桃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桃树的原产地就是我国,后来广为世界各地栽培,成熟的桃果实带粉红色,肉厚、汁液多,气味芳香,味道甜或者微带酸味。桃核硬度大,通常呈扁心形。桃树在当地颇受欢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理想。但是,病虫害的确给桃树栽培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不仅仅会导致产量的下降,同时也会影响到果实的质量。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桃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依照该方法对桃树进行病虫害防治把果园发生的病虫害危害降到最低,确保果园中的梨树的健康生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桃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危害部位的不同,可将桃树病虫害分为果实危害、叶部危害及枝干危害。果实危害症状表现为褐腐病、疮痂病及炭疽病,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用数量,做好夏剪工作;利用冬季修剪,彻底消除树病枝、病叶、僵果;及时防治蛀果害虫,减少伤口。叶部危害主要是细菌性穿孔,避免空气湿度大,减少氮肥的施加量,合理修剪枝叶,及时剪除病害的枝条并进行集中烧毁;冬季进行果园清理,减少越冬细菌滋生。枝干危害主要是流胶病,提升桃树树体的抗病能力,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剪锯口或者是在刮除病斑以后,要涂抹药物;做好花朵和果实的合理疏除工作;还有桃小食心虫的农业、化学、生物三种防治技术以及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技术。
其中,
(1)果实危害的褐腐病、疮痂病防治技术如下:
桃褐腐病防治技术:清理生病桃树,清除病变果实,扫除病变植株的残枝落叶,减少细菌感染源的产生;选择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合适的药剂喷洒,交替使用,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对园林及周边做好采光、通风、排水的设施,以免叶面结露。
桃疮痂病防治技术:冬季修剪时对树梢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发现病梢立即剪除,减少病原体对其他树木的感染,对桃园进行全面清理,减少病原体的存在;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进行栽植,控制栽植密度,合理修剪;采用通风采光的设施,保证果园排水系统通畅,降低湿度;在桃树萌芽前喷洒五氯酚钠与石硫合剂,落花后2周到7月,每间隔2周喷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果实危害病的防治应加强栽培与管理,及时防治蝽象、食心虫等蛀果害虫;在发芽前一周用石硫合剂与五氯酚钠混合喷洒,在盛花末期喷洒品润,每隔10-15d喷洒一次,整个季节喷洒6次。
(2)叶部危害的桃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技术:
强化桃园管理,避免空气湿度大;减少氮肥的施加量,避免贪青徒长;合理修剪枝叶,及时剪除病害的枝条并进行集中烧毁;冬季进行果园清理,减少越冬细菌滋生;在桃树发芽前喷施波尔多液,开花后喷施科博药液,5-8月喷施链霉素、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
(3)枝干危害的桃流胶病防治技术:
做好桃树管理,优化栽植土壤,施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做好排水设施及防虫工作,合理修剪枝叶,强化桃树枝干的物理保护,降低其枝干出现伤口的概率;对于剪锯口或者是在刮除病斑以后,要涂抹药物;做好花朵和果实的合理疏除工作;若树体上存在流胶,要及时轻轻将其刮除,然后涂抹 5ºBé 石硫合剂或涂抹生石灰粉,隔1-2d后再刷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20-30倍液。
(4)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是清理土壤中的虫卵,清理离树干1m、深入14cm 的土壤,减少越冬的虫源,在幼虫出土前进行诱捕扑杀;化学防治使用药剂定时喷洒,杀灭虫卵和幼虫;生物防治是通过桃小食心虫的寄生蜂将其消除,将甲腹茧蜂的卵寄生桃小卵内,其幼虫寄生在桃小食心虫的幼虫内,当桃小食心虫的越冬幼虫出土做茧后被食尽。
(5)桃红颈天牛防治技术:
在新鲜排粪孔的位置将粪渣清理干净,用小刀片将粪孔周围的皮层撬开,放入磷化铝片剂毒杀其幼虫,然后用2%的食盐水与稀泥混合物糊住受害部位,用塑料薄膜包裹扎紧。
本发明的反应机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莹莹,未经徐莹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园林绿化灭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茶蚜虫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