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7708.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先刚;李雄;蒲明博;马晓亮;宋世超;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相变 材料 具有 动态 色彩 显示 调制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包括光功能元件阵列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功能元件包含超构材料结构,所述超构材料结构至少包括金属纳米结构层和金属反射镜层,所述金属纳米结构层和金属反射镜层之间设有介质层与相变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构材料结构还包括衬底和/或透明保护层,并且,所述衬底、金属反射镜层、相变材料层、介质层、金属纳米结构层和透明保护层沿设定方向依次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层和/或金属反射镜层至少包括金、铂、银、铜、铝、钛中的任意一种形成的单一金属层或任意两种以上形成的合金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层和/或金属反射镜层包括两种以上单一金属层、两种以上合金层或一种以上单一金属层与一种以上合金层层叠形成的叠加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层包括一维或者二维光栅,所述光栅的周期为100-1000纳米,厚度为5-15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镜层的厚度在50纳米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厚度为3-100纳米,材质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氮化硅、氟化镁或硒化锌。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所述相变材料为钒氧化物(VOx,配比取决于化学计量)、锗锑碲合金(GexSeyTez,配比取决于化学计量)。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层主要由对入射波低吸收的材料形成,所述对入射波低吸收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氮化硅或氧化铝。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基于相变材料的具有动态色彩显示的光调制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标准CMOS工艺在硅片上制备包括控制电路的衬底;
(2)通过金属薄膜沉积法在衬底上制备金属反射镜层;
(3)通过薄膜沉积法在金属反射镜层上制备相变材料层和介质层;
(4)通过薄膜沉积法和微纳加工方法在介质层上制作金属纳米结构层;
(5)通过薄膜沉积方法在金属纳米结构层上制备透明保护层;
(6)通过微纳加工方法制备互联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7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衣机(AMICA)
- 下一篇:印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