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醇基燃料系统及其冷启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7610.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大为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9/00 | 分类号: | F02N19/00;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齐云 |
地址: | 408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系统 及其 冷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油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醇基燃料系统及其冷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启动(cold-start)是指发动机距上次关机已有一段时间,在其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相一致的情况下开始启动。与其相对应的还有发动机热启动,就是指发动机距上次关机时间不久,在其内部尚有较高余温的情况下启动。
发动机冷启动比热启动困难,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很低时。因为冷启动时发动机内部温度太低,燃油不容易气化。另外,冷启动时发动机内部的润滑油可能处于凝固或沉淀状态,造成个零部件的润滑不良。因此,发动机冷启动后,要低速运转一段时间,使其内部逐步升温,燃油汽化很稳定,各零部件得到很好的润滑,然后再加负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冷启动系统需要油泵泵油,供给的是液体,启动助力效果差,且冷启动和正常工作之间通常需要模式切换,系统结构复杂。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甲醇在低温下不易启动的缺点,保证发动机在低温天气下能够正常启动的醇基燃料系统及其冷启动装置。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冷启动装置,应用于醇基燃料系统,包括燃油油轨、冷启动油箱、油气发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所述冷启动油箱通过一燃油油轨为发动机供油,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燃油油轨上用于控制所述燃油油轨的通断,所述油气发生器设于所述冷启动油箱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发动机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所述发动机将所述冷启动油箱中的油气吸入与醇基燃料混合燃烧,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启动油箱上设有进气口,所述油气发生器设于油液中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燃油油轨与所述冷启动油箱连通。发动机通过燃油油轨吸气,使得冷启动油箱中形成真空,油箱中的真空使得大气将空气由进气口压入到油气发生器中,从而使得冷启动油箱中产生油气,被发动机通过燃油油轨吸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油气发生器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进气口到所述油气发生器。通过在进口管道上设置单向阀,使得冷启动油箱呈相对封闭的状态,防止产生的油气由进气口逸出。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油气发生器为起泡石。起泡石上带有疏松的蜂窝孔,在通气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使得油液气化变成油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启动油箱上还设有卸压阀,所述卸压阀将所述冷启动油箱中高出的气体压力卸去。设置卸压阀主要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冷启动油箱中的气压过高,从而使得油气由被动吸入变为主动流出,冷启动时,油气的供给量的可控性提高。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启动装置还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温控开关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开关时常见的组合,成本低廉且技术成熟。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0度,所述第二预设值为40度。当温度低于10度时天气较冷,发动机的启动较为困难,此时通过冷启动装置辅助供给气化的燃油,提高了燃烧室中燃料与空气的比,从而优化发动机的启动,当发动机的温度达到40度,此时的发动机已经顺利启动,通过关闭电磁阀从而切断油气的进给即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发动机的水箱上。发动机的水箱的温度均匀且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从而准确的控制冷启动装置的启动和关闭。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延伸:本发明还提供醇基燃料系统,包括燃油油轨、燃油油箱以及上述的冷启动装置;所述燃油油箱设于所述燃油油轨上,所述冷启动油箱中的油气通过所述电磁阀流通到所述燃油油轨上与所述燃油油箱中的油液混合。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醇基燃料系统还包括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设于所述燃油油轨上,所述进气阀使得所述燃油油箱与所述冷启动油箱分别与所述燃油油轨连通。冷启动装置在不工作时,醇基燃料系统的燃料供给仍通过燃油油箱供给,冷启动装置相当于加在了燃油油轨上的另一路油气供给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大为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大为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