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仓单的信息安全认证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7196.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密尔克卫化工储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吴红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信息 安全 认证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电子仓单的信息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植入产品包装壁内的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包括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ID信息并采集商品在流通环节的数据信息,所述流通环节的数据信息包括对RFID电子标签中的ID、商品位置以及商品照片的采集,所述采集到的信息通过WIFI与区块链网络进行通讯;
响应于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对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操作,通过解密加注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以及由不同类管理员节点组成的分布式区块链上的非对称加密数据验证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存储数据的真实性;真实性包括:检验电子标签的格式是否与系统网络格式一致;接收对应节点的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获取到的数据并发送至所有授权管理员节点;判断所述获取到的数据是否通过所有授权管理员节点的验证;
若通过验证,则在RFID电子标签存储对应操作环节产生的数据,并将产生的数据块加入区块链,写入分布式网络跟踪系统,所述分布式网络跟踪系统是由所有操作环节对应的管理员节点连接组成的,每个管理节点都保存有所有数据,任何一个节点加入与删除,不会影响整个网络;所述授权管理员节点的验证过程包括通过私钥解密RFID电子标签上经公钥加密的信息;第一层基础信息层,无需加密解密的过程,通过扫描RFID电子标签就可以调取出区块链网络上存储的这层信息;第二层认证用户信息层,通过对称加密对该层信息进行保护,用户通过认证后得到区块链网络发送的公钥,通过公钥解析第二层信息加密的内容,公钥存储于RFID电子标签;第三层加密信息层,采用非对称加密方式进行保护,区块链端向RFID读写端请求数据保护,RFID读写端发送公钥到区块链端,区块链端用获取到的公钥对第三层数据进行加密,由于采用非对称加密方式,只有拥有私钥的RFID读写端才能对这层信息进行解密读取;所述节点至少需要其他5类节点的认证通过,并且收到的认证通过数大于认证失败数,所述节点方成为有权限的管理员节点,加入到分布式网络跟踪系统;
所述获取植入产品包装壁内的RFID电子标签之前还包括:RFID读写器的入网验证和初始化;
向区块链网络发起授权加入请求并选择入网类型,所述入网类型包括商品流通环节的包装、物流、商品、仓储、消费类型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入网类型确定区块链网络的管理员节点并发起入网请求;
判断入网与认证资料是否通过验证;
若通过,分配RFID读写器的ID,以及对应数据传输通道加密密钥,并从区块链网络下载该类型的RFID 读写采集控制程序,自动安装在RFID读写器上,完成RFID读写器的初始化,则入网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仓单的信息安全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RFID数据采用EEPROM存储方式,包括三层数据内容,分别为:公共信息、存储网络数据块链的节点头序号、商品各流通环节信息;网络端的数据存储模式用区块链的数据结构与分布式存储网络,以防数据串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密尔克卫化工储存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密尔克卫化工储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1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