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炎的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927.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8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旭;吴哲;吴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旭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70;A61P11/02;A61K3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智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45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456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主要症状是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目前治疗包括西医治疗、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上述治疗方法虽然都有一定效果,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治后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鼻炎的贴剂,该贴剂由橡皮膏和分布在橡皮膏上的中药组分组成,所述的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秦艽30~40份、大黄20~40份、瓜蒌根20~40份、白药子20~40份、黄药子20~40份、黄芩20~30份、莪术20~30份、荆棘20~30份、薄荷20~30份、补硝15~30份、白芷15~30份、炮杏仁15~30份、甘草15~30份、知母15~25份、小茴香10~20份、贝母10~20份、茵陈10~20份、防己10~20份、韭菜子10~20份、苍耳子10~20份。
优选地,该贴剂由橡皮膏和分布在橡皮膏上的中药组分组成,所述的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秦艽32份、大黄30份、瓜蒌根30份、白药子30份、黄药子30份、黄芩25份、莪术25份、荆棘25份、薄荷25份、补硝20份、白芷20份、炮杏仁20份、甘草20份、知母20份、小茴香15份、贝母15份、茵陈15份、防己15份、韭菜子15份、苍耳子15份。
优选地,该贴剂由橡皮膏和分布在橡皮膏上的中药组分组成,所述的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秦艽38份、大黄30份、瓜蒌根30份、白药子30份、黄药子30份、黄芩25份、莪术25份、荆棘25份、薄荷25份、补硝20份、白芷20份、炮杏仁20份、甘草20份、知母20份、小茴香15份、贝母15份、茵陈15份、防己15份、韭菜子15份、苍耳子15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的治疗鼻炎的贴剂的原料配比称取秦艽、大黄、瓜蒌根、白药子、黄药子、黄芩、莪术、荆棘、薄荷、补硝、白芷、炮杏仁、甘草、知母、小茴香、贝母、茵陈、防己、韭菜子和苍耳子,清洗烘干,备用;
步骤(2):将步骤(1)清洗烘干后的药材分别放入粉碎机粉碎,过160目筛,得药粉备用;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药粉混合均匀,然后将药粉均分洒在橡皮膏上,制成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炎的贴剂。
本发明中各味中药的药性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旭,未经吴晓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治疗妇女痛经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