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性能好且防爆的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6777.5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周仁青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牛***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性能 防爆 锂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且防爆的锂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盖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芯,所述电芯上安装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且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均贯穿盖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两端内壁上对称安装有弹簧拉扣,两个所述弹簧拉扣共同卡合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一体成型的有散热架,所述散热架远离盖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片,且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均贯穿挡片,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防爆装置,所述防爆装置内开设有防爆腔。本发明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生产周期短,制作成本低,散热性能好,便于拆卸,防爆性能好,且可调节防爆力度,使锂电池更加安全,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性能好且防爆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原子序数3,原子量6.941,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
锂电池芯过充到电压高于4.2V后,会开始产生副作用。过充电压愈高,危险性也跟着愈高。锂电芯电压高于4.2V后,正极材料内剩下的锂原子数量不到一半,此时储存格常会垮掉,让电池容量产生永久性的下降。如果继续充电,由于负极的储存格已经装满了锂原子,后续的锂金属会堆积于负极材料表面。这些锂原子会由负极表面往锂离子来的方向长出树枝状结晶。这些锂金属结晶会穿过隔膜纸,使正负极短路。有时在短路发生前电池就先爆炸,这是因为在过充过程,电解液等材料会裂解产生气体,使得电池外壳或压力阀鼓涨破裂,让氧气进去与堆积在负极表面的锂原子反应,进而爆炸。因此,锂电池充电时,一定要设定电压上限,才可以同时兼顾到电池的寿命、容量、和安全性。最理想的充电电压上限为4.2V。锂电芯放电时也要有电压下限。当电芯电压低于2.4V时,部分材料会开始被破坏。又由于电池会自放电,放愈久电压会愈低,因此,放电时最好不要放到2.4V 才停止。锂电池从3.0V放电到2.4V这段期间,所释放的能量只占电池容量的3%左右。因此,3.0V是一个理想的放电截止电压。充放电时,除了电压的限制,电流的限制也有其必要。电流过大时,锂离子来不及进入储存格,会聚集于材料表面。这些锂离子获得电子后,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锂原子结晶,这与过充一样,会造成危险性。万一电池外壳破裂,就会爆炸。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护,至少要包含:充电电压上限、放电电压下限、及电流上限三项。一般锂电池组内,除了锂电池芯外,都会有一片保护板,这片保护板主要就是提供这三项保护。电池系统设计时,必须对过充、过放、与过电流分别提供两道电子防护。把保护板拿掉后充电,如果电池会爆炸就代表设计不良。上述方法虽然提供了两道防护,但是由于消费者在充电器坏掉后,常会买非原厂充电器来充电,而充电器业者,基于成本考虑,常将充电控制器拿掉,来降低成本。结果,劣币驱逐良币,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劣质充电器。这使得过充防护失去了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而过充又是造成电池爆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劣质充电器可以称得上是电池爆炸事件的元凶。当然,并非所有的电池系统都采用如上的方案。在有些情况下,电池组内也会有充电控制器的设计。
但是,保护板的这三项保护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锂电池的散热性能好,以及其外部配置防爆装置,如果电子的防护措施都失败了,爆炸将要发生时,可通过防爆装置来降低爆炸危害,从而将发生的损伤降低至最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散热、防爆性能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散热性能好且防爆的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超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