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解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36678.7 | 申请日: | 201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F9/44;G06F3/048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梁顺宜;郝传鑫 |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触控操作 光环境 触控 解锁 预设 操作状态 存储介质 扫描功能 移动终端 服务端 响应 触摸屏解锁装置 触摸屏设备 控制触摸屏 待机功耗 解锁条件 开启状态 锁屏状态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屏解锁方法,包括:若触摸屏处于锁屏状态,检测移动终端所属的周围光环境是否达到预设的光环境条件;当判断到移动终端所属的周围光环境达到预设的光环境条件时,启动触摸屏的触控扫描功能和触控响应功能;当触摸屏的触控扫描功能和触控响应功能为开启状态时,若在触摸屏上感应到触控操作,检测触控操作的操作状态;当触控操作的操作状态达到预设的解锁条件时,将触摸屏进行解锁。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屏解锁方法采用对周围环境条件先决判断的方法,控制触摸屏是否响应触控操作,减少人为的失误操作,降低触摸屏设备的待机功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解锁装置及存储介质、服务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解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触摸屏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越来越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现有触摸屏设备在进行开屏操作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用户按压电源物理按键来触发锁屏控制指令,由于这种操作使用频率很高,就会导致电源物理按键的使用寿命缩短,并且还会出现电源物理按键按压操作接触不良从而导致用户的体验感降低,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2)在移动设备锁屏的情况下,通过双击触摸屏实现触摸屏的开屏操作,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人为的误操作,例如当手机放在口袋里时,可能用户在取出口袋里的东西时触碰到了手机使得手机的屏幕被点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屏解锁方法及装置,能有效减少人为的误操作,也保护了电源物理按键延长电源物理按键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解锁方法,包括:
若触摸屏处于锁屏状态,检测移动终端所属的周围光环境是否达到预设的光环境条件;
当判断到所述移动终端所属的周围光环境达到预设的光环境条件时,启动所述触摸屏的触控扫描功能和触控响应功能;
当所述触摸屏的触控扫描功能和触控响应功能为开启状态时,若在所述触摸屏上感应到触控操作,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状态;
当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状态达到预设的解锁条件时,将所述触摸屏进行解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解锁方法,通过当触摸屏处于锁屏状态时,且判断到所述移动终端所属的周围光环境达到预设的光环境条件时,启动所述触摸屏的触控扫描功能和触控响应功能,当所述触摸屏的触控扫描功能和触控响应功能为开启状态时,若在所述触摸屏上感应到触控操作,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状态,来判断是否将所述触摸屏进行解锁。通过检测周围的光环境和触控操作来实现对触摸屏的解锁操作既避免了人为的误操作也不需要使用电源物理按键,减少了电源物理按键的使用次数,从而延长电源物理按键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至少一光感应器,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所属的周围光环境是否达到预设的光环境条件,具体包括:
将所述光感应器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光电压信号,所述光电压信号转换成光电流信号;所述光电流信号转换成电脉冲信号,若判断到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环境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属的周围光环境达到预设的光环境条件;其中,所述光感应器包括光线感应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状态包括触控频率,所述触控频率为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扫描到所述触摸屏内同一触摸点的触摸次数;则当所述触控操作的操作状态达到预设的解锁条件时,将所述触摸屏进行解锁具体为:
根据所述触控频率,判断所述触控频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解锁阈值;
当判断到所述触控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解锁阈值时,将所述触摸屏进行解锁;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及铃声音量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方法及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