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平台部署与操作移动操作系统的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6408.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7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卓傅育;纪秉贤;郑博文;许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9/4401 | 分类号: | G06F9/4401;G06F9/445;G06F21/74;G06F16/1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平台 部署 操作 移动 操作系统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一种用于平台部署与操作移动操作系统的方法包括:管理控制台发送第一部署信息至平台,移动通信装置建立与平台之间的第一通信联机,平台从数据中心至少取得移动操作系统的镜像文件及第一移动应用程序的镜像文件,平台执行移动操作系统且根据移动通信装置发送的指令执行第一移动应用程序,以及管理控制台根据移动通信装置发送的另一指令执行重新挂载程序,重新挂载程序用以中断第一通信联机并建立移动通信装置与平台或另一平台之间的第二通信联机,以用于平台或另一平台执行移动操作系统及第二移动应用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操作系统(Mobile operating system)的部署与操作方法,特别是一种用在平台挂载移动操作系统并执行移动应用程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装置普及率逐步提升,自携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成为一种热门的工作方式。BYOD是指员工自行携带个人的装置处理工作事务。所述装置尤指移动通信装置,这是因为相较于传统笔记本电脑,可移植性更高的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等移动通信装置无疑更符合BYOD的精神。BYOD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可适应移动办公趋势,满足现代化的移动商务需求。然而开放BYOD虽然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数据外泄的风险。例如手机遗失、手机中毒或被植入恶意软件,上述情况极有可能使得企业内部机密数据外泄,造成难以弥补的商誉或金钱损失。
移动装置管理(Mobile Device Management,MDM)已行之有年,但采用全设备保护及实时监控的管理策略却造成降低了使用上的便利性,移动虚拟基础架建设(VirtualMobile Infrastructure,VMI)的技术因此应运而生。VMI,或称远程移动虚拟化技术,(Remote Mobile Virtualization),如同其前身桌面虚拟化基础建设(Virtual DesktopInfrastructure,VDI),是一种从客户端装置分离并使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技术。企业内部移动应用程序运行的主机位于云端或是数据中心,而员工使用手机或平板计算机内的瘦客户端(Thin Client)应用程序在云端主机或数据中心上虚拟的移动操作系统(Mobileoperating system)上执行运算。通过在手机上运行一个隔离的工作环境,VMI可实现BYOD的便利性又能同时保证机密信息存取的安全。然而,VMI的整体架构设计将直接地影响其提供的服务效能。例如采用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提供服务,虽然方便管理,但是执行效果不佳;若使用虚拟容器(Container)提供服务,虽然执行效果较佳,但是管理不易;若使用实体机器提供服务,虽然具有最佳的执行效果,但是也相当耗费硬件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操作系统(Mobile operating system)的动态部署与操作方法,根据每次用户发送的登入请求,以网络启动形式开启远程主机部署移动操作系统及指定的移动应用程序;每当用户需要切换移动应用程序时进行文件系统的重新挂载;此外,基于移动操作系统重新配置的需求重新进行部署,在重新布署的过程当中用户不会察觉有任何修改及调整。
一种用于平台部署与操作移动操作系统的方法,适用于运行在移动通信装置的客户端程序,所述的方法包括:管理控制台发送第一部署信息至平台;移动通信装置建立与平台的间的第一通信联机;平台从数据中心至少取得移动操作系统的镜像文件(image file)及第一移动应用程序的镜像文件;平台执行移动操作系统且根据移动通信装置发送的指令执行第一移动应用程序;以及管理控制台根据移动通信装置发送的另一指令执行重新挂载程序,重新挂载程序用以中断第一通信联机并建立移动通信装置与平台或另一平台之间的第二通信联机,以用于平台或另一平台执行移动操作系统及第二移动应用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