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白废酸处理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酸解尾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341.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张玉荣;周春勇;常键;姚恒平;孙润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3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白 酸处理 硫酸 钛白粉 生产 中酸解 尾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白粉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白废酸处理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酸解尾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白粉以其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以及良好的遮盖力、着色力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涂料、油墨、塑料、橡胶、纸张、陶瓷和合成纤维等行业。目前,我国的钛白粉主要采用硫酸法生产工艺。
酸解工序是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必经工序,目前主要由间歇酸解工艺和连续酸解工艺,无论哪一种酸解工艺,均会产生酸解尾气,因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所以尾气直接排放既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考虑到酸解尾气温度高,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利用水喷淋降温,然后采取碱性水溶液吸收的办法进行处理,但是采用碱性水吸收存在两方面弱点,一是碱性水吸收硫化氢效果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碱性水吸收后产生的硫酸盐溶液还需要单独处理后才能够排放,而目前对硫酸盐水溶液的处理成本较高,显然是不经济的。
申请号为200610019227.6的专利文献“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酸解主反应时尾气处理的方法”中提到将酸解尾气经过文丘里洗涤后,再经过喷淋水塔进行喷淋,通过使气体在文丘里管中循环,延长气体的作用面积,从而达到降低尾气中硫含量及尾气温度的目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因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同时有硫磺产生,局限于文丘里的结构缺陷,经常会出现文丘里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尾气处理效果。
申请号为CN201220430574.9的专利文献“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酸解反应尾气处理装置”是利用文丘里与喷淋吸收塔连用的方式,文丘里采用碱性水喷淋,而喷淋塔采用中性水喷淋的组合方式进行酸解尾气处理,此方法同样存在文丘里堵塞问题,同时采用碱性水喷淋会产生硫酸盐溶液,需要再次处理,产生了新的污染源。
目前国内关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关于酸解尾气处理的期刊和文献较多,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一级水喷淋、一级碱性水喷淋、一级水喷淋加一级碱性水喷淋和水喷淋加文丘里吸收综合应用的工艺处理方法,这些处理工艺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是喷淋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喷淋后会产生新的硫酸钠废水及处理废水的石膏渣,因而又产生了新的污染源,不具备环保清洁生产的最优化。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绿色清洁、成本低的酸解尾气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白废酸处理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酸解尾气的方法。通过采用钛白水解废酸和H2O2溶液相结合对酸解尾气进行喷淋处理,能够使酸解尾气达到排放标准,也不会不产生新的污染源,而且喷淋液可循环利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白废酸处理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酸解尾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水解废酸对酸解尾气进行一次喷淋,吸收酸解尾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硫及粉尘,并对其降温;一次喷淋废酸直接送至废酸处理工序;
2)将步骤1)得到的一次喷淋降温尾气采用H2O2吸收液进行二次吸收,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H2O2吸收液饱和后经压滤处理后用于硫酸的制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水解废酸来源于钛白粉的生产。本发明中的一次喷淋废酸是指喷淋后的水解废酸。
根据本发明,所述水解废酸的质量浓度为15-28%。
本发明中,所述水解废酸的温度可低于45℃,优选为30-45℃。
根据本发明,所述水解废酸的流量可为600-1500m³/h。
优选情况下,所述H2O2吸收液的质量浓度为3%-15%。
优选地,所述二次吸收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
根据本发明,所述H2O2吸收液的温度可低于45℃,优选为35-45℃。
本发明中,所述H2O2吸收液的流量可为150-800m³/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点在于:
1、本发明的处理方法通过采用水解废酸与H2O2吸收液相结合,依次进行喷淋吸收,即可将酸解尾气处理到符合环保标准,其未采用碱性处理液,不会产生需要单独处理后才能够排放的硫酸盐溶液,节省了处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酰氯尾气综合治理的工艺
- 下一篇:余热回收系统和余热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