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6174.5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何金星;侯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6 | 分类号: | E02D15/06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套管 施工方法及装置 水下混凝土浇筑 水平操作台 举升臂 混凝土 悬梁 浇筑混凝土 半自动化 灌浆套管 活动安装 均衡配重 水平操作 水下环境 注浆套管 装置调试 滑动架 夯实 滑轨 调试 水域 阻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及装置,包括水平操作台和水下套管,所述水平操作台靠近水下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举升臂,所述举升臂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滑动架、斜C型注浆套管和悬梁,所述水平操作台上通过滑轨活动安装有均衡配重箱,通过安装与调试,并浇筑混凝土预准备,再次调整水下套管和灌浆套管,在灌浆的时候通过累积混凝土逐次俯冲夯实,能够适应水域的不同环境,在灌浆的过程中通过水下套管的阻挡作用,可以完全避免水下环境对灌浆操作的影响,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灌浆的质量,其次在装置调试好了之后就可以实现半自动化的操作,劳动强度低,能够快速便捷的完成整体的灌浆操作,大大提高实际灌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建设需要,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和混凝土防渗墙广泛应用于各工程中。在混凝土水下浇筑部分是整个结构的基础,一旦在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且难以弥补,甚至前功尽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槽孔内始终充满泥浆,采用直升导管法进行泥浆下浇筑,借助导管将混凝土送至槽孔底部,自下而上地置换泥浆,达到成墙或成桩的目的。目前已有的关于水下混凝土浇筑装置施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方便,最主要的是,在这种方式中,进行灌浆的过程中将会一直由于在水下环境中,将会严重影响灌浆的质量,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固结和具体的结构性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如申请号为201710539744.4 公布的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桩机,虽然能够克服一部分上述的问题,但是在如何克服保持套管状态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如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冲击,套管会由于自身的浮力和冲击力发生摇摆,使得轴线不明确,导致浇筑偏离中心线,影响浇筑的质量,进一步地,在进行水下浇筑的过程中很难通过振动来提高混凝土的夯实程度,因此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存在未夯实的隐患,还有就是不能够适应全水域的工作,需要在一定的陆地环境上才能实现浇筑,适应性不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及装置,能够适应水域的不同环境,可以完全避免水下环境对灌浆操作的影响,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灌浆的质量,其次在装置调试好了之后就可以实现半自动化的操作,劳动强度低,能够快速便捷的完成整体的灌浆操作,大大提高实际灌浆的效率,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装置,包括水平操作台和水下套管,所述水平操作台靠近水下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举升臂,所述举升臂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滑动架、斜C型注浆套管和悬梁,所述水平操作台上通过滑轨活动安装有均衡配重箱;
所述水下套管内部通过环形 滑套安装有灌浆套管,所述环形滑套固定安装在灌浆套管底部,在水下套管顶部通过固定在水下套管顶部的C型支架固定安装有收口架,所述悬梁上中心固定安装有皿字型支架,在皿字型支架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收卷装置,所述灌浆套管穿过皿字型支架,且在灌浆套管顶部安装有进料漏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架固定安装在举升臂顶部,且在滑动架上通过悬索安装有吊钩,所述悬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位于水平操作台另一端的举升电机上,所述进料漏斗的顶部通过悬索与吊钩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口架和灌浆套管之间通过固定安装在收口架内壁上的摩擦环贴合接触。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浆套管内部设有水浮筒,所述水浮筒由压缩弹簧和两块水浮板组成,且压缩弹簧固定安装在两块水浮板之间,所述水浮板的横截面与灌浆套管的横截面完全一致,且两块水浮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