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单板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5874.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丁磊;张先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木业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板 检测 人工智能 单板检测 分类拣选 检测设备 缺陷检测 木皮 匹配 自动化流水作业 图像 图像采集装置 获取图像 机器视觉 机器学习 位置不变 纹理缺陷 限位装置 质量信息 厚薄 传统的 均匀度 透过性 背面 照射 输出 申请 保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单板缺陷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通过获取经背面透过性照射的待检测单板图像,根据经过机器学习的缺陷检测模型对所述待检测单板图像进行识别和匹配,并根据所述识别和匹配的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单板的质量信息;获取图像过程中,通过限位装置,保证待检测单板与图像采集装置相对位置不变;同时还能实现识别结果的标记输出和单板检测识别后的分类拣选。解决了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只能检测木皮的颜色或纹理缺陷,无法检测木皮的厚薄均匀度问题;实现了检测、标记到分类拣选的自动化流水作业。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人工智能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单板缺陷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木材加工领域,木板分成实木木板以及人造板。其中人造板中的胶合板和其它胶合层基材是通过多张木皮/单板黏合而成的。一般优质单板用于胶合板、细木工板、模板、贴面板等人造板的面板,等级较低的单板用作背板和芯板。
本申请是针对木皮等单板加工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木皮质量检测和分类设备。
以木皮为例,由于木皮加工本身的限制,使得木皮的质量呈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于加工后的木皮的厚薄不均匀,这是由于木材本身生长的随机性导致木材的硬度不均匀,在通过切刀的时候,硬度较高的部分产生的木皮厚度较大,质量较高。然而硬度较低的部分产生的木皮厚度较薄,质量较差。当一整块木皮的厚薄度严重不均匀时,该木皮就需要经过修补后才可以进入下一步工序,甚至整张变成等外材不适合加工。除此之外,木材本身也可能由于其他因素出现一些缺陷,例如虫眼、矿物线、色差等缺陷,这样的木皮不适合作为面板使用。
因此,对木皮质量的检测是木皮加工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述木皮的质量包含多种参数或维度,木皮的厚度是最基本的参数或维度,此外,木皮的厚度分布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因为只有厚度分布均匀的木皮才能产生厚度稳定的木皮,再有,木皮的缺陷也是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因为缺陷决定了该木皮能够直接用于还是需要经过修补才能用于后续的加工。然而,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虽然可以检测木皮的颜色或纹理缺陷,但无法检测木皮的厚薄均匀度的问题,这是由于厚度分布并不能直接体现在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获得的木皮表面图像之上造成的。
进一步地,如果要使用带有虫眼、矿物线等缺陷的木皮,则需要对上述缺陷进行进一步的修补,才能用于后续木皮加工。而这依赖于有效的分类以及快速、准确的标记,传统方式大量依靠人工参与,严重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单板缺陷检测技术方案,适用于木皮、竹皮等单板质量的自动化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单板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经背面透过性照射的待检测单板图像;
根据缺陷检测模型对所述待检测单板图像进行识别和匹配;
根据所述识别和匹配的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单板的质量信息;
其中,在获取图像过程中,待检测单板与图像采集装置相对位置不变。
进一步地,通过限制单板或传送装置的移动,实现所述单板与图像采集装置的相对位置不变。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单板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经背面透过性照射的待检测单板图像;
根据缺陷检测模型对所述待检测单板图像进行识别和匹配;
根据所述识别和匹配的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单板的质量信息;
根据所述质量信息的输出结果对所述单板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利用激光打标或喷涂的方式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木业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木业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