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半式轴承外圈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5631.9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涛;刘江文;李孝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拉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36 | 分类号: | F16C19/36;F16C33/58;F16C33/64;F16C43/06;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半 轴承 外圈 十字 交叉 滚子 | ||
1.一种两半式轴承外圈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外圈、轴承内圈、滚子、下半外圈、铆钉孔、滚珠滑道、预留间隙、中心轴孔、外周形孔A、外周形孔B、转运夹具、夹具插口、上圈沟槽面、下圈沟槽面、内圈沟槽、油封、油槽;所述轴承内圈的外侧圆周面上设置有内圈沟槽,所述轴承外圈包括上半外圈和下半外圈,所述上半外圈内侧面设置有上圈沟槽面,所述下半外圈内侧面设置有下圈沟槽面,所述上圈沟槽面、下圈沟槽面和内圈沟槽相互围拢形成四边形的滚珠滑道,所述滚珠滑道内满布装配有十字交叉滚子;所述上半外圈与下半外圈相互对接面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所述预留间隙使得所述上半外圈与下半外圈相互分离,所述上半外圈与下半外圈嵌入式与轴承内圈卡接固定,并通过预留间隙保持上半外圈与下半外圈无接触方式配置;所述上半外圈和下半外圈圆周轴向相对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精加工的铆钉孔;所述轴承内圈中心设置有中心轴孔、外周设置有多个外周形孔A和外周形孔B;所述上半外圈上设置有油封,下半外圈上设置有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半式轴承外圈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外圈、下半外圈上至少等角度设置有四个铆钉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半式轴承外圈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间隙的尺寸至少为2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半式轴承外圈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交叉滚子轴承配置有带有夹具插口的矩形的转运夹具,以便于十字交叉滚子轴承的存储与转运;所述转运夹具的尺寸与十字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型尺寸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半式轴承外圈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交叉滚子轴承的轴承外圈加工成型方法为:
5.1、按照工艺标准要求加工制造轴承内圈及滚子;
5.2、所述上半外圈与下半外圈在磨削加工时,采用涂胶方式使得上半外圈与下半外圈相互粘合在一起,同时再用铆钉通过铆钉孔进行固定,进而达到固化成为一个整体外圈,然后将整体外圈进行磨削加工,从而磨削时从根本上避免出现沟槽壁薄厚不均匀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磨削时无需四颗螺丝固定,对于体积小的轴承也可以进行有效磨削加工,并保持磨削精度不变;
5.3、所述上半外圈与下半外圈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预留间隙范围至少在2丝以上,因此十字交叉滚子轴承磨损后,通过修复可以二次使用;
5.4、整体外圈磨削加工完成后,整体外圈去掉铆钉,并且把整体外圈放在烤箱里升温到一定恒温下,整体外圈分开成为成品外圈;
5.5、对步骤5.4中的成品外圈进行清洗处理,得到上半外圈和下半外圈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半式轴承外圈十字交叉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交叉滚子轴的承装配方法为:
6.1、所述上半外圈与一体式的轴承内圈装置,然后下半外圈分离无接触式卡接于轴承内圈上;
6.2、具体的,将上半外圈与轴承内圈相互装配,得到组合体;并将组合体固定在装配台上,所述内圈沟槽与上圈沟槽面形成三面滚珠滑道,通过人工可以很容易的把滚子均匀布满置于滚珠滑道内,然后将下半外圈扣合在上半外圈上,同时将十字交叉滚子轴承通过夹具插口装入到转运夹具内储存,便于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拉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拉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6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型变桨轴承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低摩擦力矩双排滚子轴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