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仓储物流智能化打条码、堆货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5370.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超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C9/18;B65C9/36;B65G47/90;B65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码 仓储物流 智能化 梯子 辅架 上端 货物 安全隐患 堆放货物 固定货物 货物摆放 人本发明 效率低等 机器人 摔倒 转动 仓库 整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仓储物流智能化打条码、堆货机器人,包括U型辅架、堆货装置和贴码装置,所述的U型辅架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堆货装置,U型辅架的上端左侧安装有贴码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仓储物流时需要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分别堆货与贴条码,堆货时,人员需要借助梯子将货物摆放到指定位置,人在梯子上工作时可能因梯子不稳摔倒引发安全隐患,同时,人工堆放货物不整齐,导致储放的空间不够,贴条码时,工作人员需要自身转动方向才能在货物上贴正条码,由于货物的形状不一,人员在贴条码时因没有固定货物而贴错位置,手动工作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在仓库内智能化打条码与堆货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仓储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仓储物流智能化打条码、堆货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网购是新时代年轻人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因此快递物流业也随之高速发展,近两年随着物流人工费的不断上涨,很多大型物流快递公司都建立了机器人全自动化操作的无人仓,实现全自动的无人仓储物流操作,简称无人仓储物流,也别称之智慧物流,所谓的仓储物流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但是如今的仓储物流时需要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分别堆货与贴条码,过程复杂繁琐,堆货时,人员需要借助梯子将货物摆放到指定位置,人在梯子上工作时可能因梯子不稳摔倒引发安全隐患,由于货物形状不一,工作人员搬运时的效率也会不同,同时,人工堆放货物不整齐,导致储放的空间不够,贴条码时,工作人员需要自身转动方向才能在货物上贴正条码,由于货物的形状不一,人员在贴条码时因没有固定货物而贴错位置,人员由于长期弯腰工作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手动工作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与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仓储物流智能化打条码、堆货机器人,可以解决现有仓储物流时需要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分别堆货与贴条码,过程复杂繁琐,堆货时,人员需要借助梯子将货物摆放到指定位置,人在梯子上工作时可能因梯子不稳摔倒引发安全隐患,由于货物形状不一,工作人员搬运时的效率也会不同,同时,人工堆放货物不整齐,导致储放的空间不够,贴条码时,工作人员需要自身转动方向才能在货物上贴正条码,由于货物的形状不一,人员在贴条码时因没有固定货物而贴错位置,人员由于长期弯腰工作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手动工作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在仓库内智能化打条码与堆货的功能,自动化堆货与贴条码,无需人工操作,确保了人员安全,自动化夹取固定不同的货物,堆放货物整齐,节省了空间,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仓储物流智能化打条码、堆货机器人,包括U型辅架、堆货装置和贴码装置,堆货装置对货物进行整理,贴码装置对货物进行贴条码,所述的U型辅架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堆货装置,U型辅架的上端左侧安装有贴码装置。
所述的堆货装置包括移动机构、调节机构、抓取机构、两个夹一机构、两个夹二机构和摆放机构,移动机构安装在U型辅架的中部,移动机构上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右端安装有抓取机构,抓取机构的前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夹一机构,抓取机构的后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夹二机构,且两个夹一机构与两个夹二机构相向布置,摆放机构安装在U型辅架的后端,移动机构带动堆货装置进行移动,调节机构带动抓取机构调节到合适的角度,抓取机构带动两个夹一机构与两个夹二机构对货物进行夹取,摆放机构将堆放好的货物进行摆正,对不同形状的货物进行自动化抓取,自动化堆齐货物,节省了空间,无需人工堆放货物,确保了人员安全,操作简单,耗时短,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超,未经王国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