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崩解型含镁颗粒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35268.0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杨云洪;李长龙;车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5/12;C05G5/30;C05G3/90;C05G3/40;C05G3/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 地址: | 115100 辽宁省营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崩解 含镁 颗粒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用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崩解型含镁颗粒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镁肥料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60‑90份含镁原料;10‑40份成球助剂;12‑20份质量浓度为5%‑20%的有机酸溶液。本发明提供的崩解型含镁颗粒肥料具有崩解时限短、崩解率高且颗粒圆滑、均匀、硬度高的特点,良好的崩解性能使其遇水或遇潮迅速崩解或溶散,提高养分在土壤中被作物的利用率,促生长效果好;制备所述崩解型含镁颗粒肥料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机械施肥,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崩解型含镁颗粒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是作物必需的中量营养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能促进光合作用;是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各种物质的合成,从而提高果品和蔬菜品质,在植物营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镁适用于各种作物和缺磷的土壤,特别适用南方镁淋溶较严重的酸性红土壤。
镁肥属于中量元素肥料,长期以来由于只注重施用大量元素(氮、磷、钾简称NPK),而忽略了中量元素的施入,限制作物的产量及品质的提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逐渐从数量向品质转化,合理施用中量元素肥料越来越重要。
国内传统施用镁肥主要以水镁石、菱镁矿、轻烧镁、硫酸镁为主,特别是水镁石,由于其资源丰富、成本低,被大量应用于肥料中,并用于补充农作物所需的中量元素;水镁石粉(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为白色粉末,其难溶于水,不易均施,且容易污染环境;同时,水镁石粉无法满足颗粒肥料成球率高、强度高、崩解性能好的要求,被施入土壤中,三个月、半年或是一年都不崩解,依然呈颗粒状态,导致水镁石粉在土壤中被作物利用率极低,应用上被限制。因此,含镁肥料崩解性能是肥料有效养分能够释放或改良酸性土壤基本要求,
在肥料方面,所谓崩解,是指颗粒肥料施入土壤中,遇水或遇潮以后可以崩解或溶散;崩解时限是指颗粒肥料在水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后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崩解率是颗粒肥料在水中崩解溶散的数量与投入颗粒肥料数量的比值。虽然在肥料方面对于崩解时限、崩解率尚没有具体指标规定,但良好的崩解性能是保证肥料的养分释放基本特征之一,对于充分发挥含镁类的颗粒肥料应用价值来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14513096A公开了一种含镁颗粒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缺点为仅解决含镁颗料肥料制备方法,未说明含镁颗粒肥料的崩解性能,并且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中国专利CN 1785914A公开了一种水镁石颗粒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缺点未说明颗粒肥料的崩解时限,崩解性能差,肥料功能性单一;中国专利CN106220338A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圆颗粒矿物肥料造粒崩解剂,通过添加崩解剂来实现肥料颗粒崩解,使肥料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导致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高;中国专利CN102775220A公开了一种可崩解圆颗粒硫镁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缺点为速效性差,氧化镁含量低,肥料功能性过于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崩解型含镁颗粒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含镁颗粒肥料崩解时限短、崩解率高且具有速效性及长效性,促生长效果好,并具有土壤调理功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崩解型含镁颗粒肥料,所述含镁肥料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60-90份含镁原料;10-40份成球助剂;12-20份质量浓度为5%-20%的有机酸溶液。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崩解型含镁颗粒肥料属于一种中量元素肥料。
进一步的,所述含镁原料组分包括:水镁石粉(含镁以MgO计),MgO质量含量≥64%;白云石粉(含镁以MgO计),MgO质量含量≥21%。其中含镁原料组分中,含镁原料中水镁石粉与白云石粉的质量比为(4-5)∶1,通过加入白云石粉不仅能够改良土壤的酸度,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还可以增强土壤的硝化作用,促进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