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加快衣服干燥速度的衣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4896.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旭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5/32 | 分类号: | A47G25/32;A47G25/28;A47G25/00;A47G2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加快 衣服 干燥 速度 衣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加快衣服干燥速度的衣架,支撑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前幅撑衣机构及后幅撑衣机构,采用支撑本体可以支撑住衣服的肩部,通过伸缩杆将前幅撑衣机构与后幅撑衣机构向斜下方展开,以撑开衣服的前幅和后幅,达到增大衣服内空间,加快干燥的目的,且采用该种支撑方式,能够减小衣服的形变。此外,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收容于相应的收容槽内,并使得前幅撑衣机构及后幅撑衣机构的支撑板分别层叠于支撑本体的相对两侧,以减小衣架的整体占地面积,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挂衣服的衣架,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加快衣服干燥速度的衣架。
背景技术
衣架作为居家生活的必备品,其主要用于晾晒和悬挂衣物。现有技术中的衣架在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衣架的挂钩与衣架的支撑架本体通常是固定连接,在旅行时,人们通常将衣架与衣服同时放入行李箱内,此时,衣架的挂钩容易钩伤衣物,导致衣服的损坏。2、现有技术的衣架,通常一个衣架只能挂一件衣服,且很少配有衣夹,不便于袜子以及胸衣的晾晒。3、现有技术的衣架,当衣服挂接在衣架上后,衣服的前幅和后幅距离较近,导致衣服内通风差,衣服晒干速度较慢。公告号为CN2053066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杆的晾衣架,其将晾衣架设为双杆,可以在晾晒的时候有效的将衣服撑开,加大衣物的内部的空隙,从而使得衣服上的水分更容易蒸发,缩短了晾晒的时间。然而,该双杆的晾衣架采用前后并排的双杆,其从衣服的肩部开始撑开衣服,容易导致衣服的肩部变大,而发生变形,影响衣服的美观。为减少衣服的形变,其设计的双杆间的最大距离不能过大,而双杆间的距离较小会降低衣服的干燥速度。4、衣架防风性能较差,在晾晒衣物时,常有衣物被风吹落。公告号为CN2046001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脱落衣架,挂钩与支架的连接处通过轴连接有顶片,顶片端部正好能够和活节二咬合。当活节二和顶片相互咬合时,把整个挂钩由半圆封闭成整圆,可彻底防止衣挂被风吹落。然而,该多功能防脱落衣架的活节二和顶片不能自动咬合,其仅适用手部可触摸到的高度适用,使用不方便。公告号为CN2051976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强力防风衣架,其在衣架本体的挂钩下端安装有弹性防脱钩,通过弹性防脱钩防止挂钩脱落。然而,弹性防脱钩受到晾衣杆的压迫下往里运动,导致其对晾衣杆进入挂钩的挂孔造成阻碍,且弹性防脱钩亦容易受到晾衣杆的阻碍,不容易恢复原位,进而起不到防脱的作用。5、现有技术的衣架,其挂钩顶部通常为弧形,衣架挂在晾衣杆上时,需晾杆与墙顶或衣柜顶部具有较大空间,才能够将衣架顺利放入晾衣杆,导致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加快衣服干燥速度的衣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加快衣服干燥速度的衣架,包括支撑本体及装设在所述支撑本体上的挂钩,所述支撑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挂钩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衣架还包括前幅撑衣机构和后幅撑衣机构,所述前幅撑衣机构和所述后幅撑衣机构均包括伸缩杆及与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前幅撑衣机构中伸缩杆的自由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并能够受力沿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方向进行收缩;所述后幅撑衣机构中伸缩杆的自由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并能够受力沿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方向进行收缩;所述前幅撑衣机构的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后幅撑衣机构的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并使得所述前幅撑衣机构及所述后幅撑衣机构的支撑板分别层叠于所述支撑本体的相对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旭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旭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4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