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4757.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徐卫林;何加浩;刘欣;黎俊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3/03 | 分类号: | D04H3/03;D04H3/16;D01D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无纺布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属于高分子纤维成型技术领域,其包括空心旋转离心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离心柱底端上内腔为空心的圆柱型纤维出料筒、布置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并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出料孔、设置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并沿其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扇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离心柱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保证所述纤维出料筒内腔中的环境温度处于恒温状态的自恒温控制组件;如此一方面保证了出料纤维在其被甩出下落落向底端无纺布的过程中,甩出纤维同时受到扇叶的向下风力和纤维出料筒的离心力作用,导致甩出纤维细度更小,并且均匀性更好;另一方面扇叶直接设置于纤维出料筒上,可使得整个装置无需再增设额外的吹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纺织纤维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纳米纤维具有超大比表面积、超细空隙度和良好的理化性质等其它纤维所不能拥有的独特优势而备受专家学者的青睐,其广泛的应用领域而被关注。传统的纳米纤维其生产方法一般包括有拉伸法、相分离法、静电纺丝法以及离心纺丝法。离心纺丝法其是利用高速旋转的装置产生的离心力和剪切力将聚合物或溶液在喷丝孔处克服原料粘度和表面张力甩出而形成纤维的过程,其在过滤介质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离心纺的研究也日益成熟,如申请号为201610670087.2,发明名称为一种离心纺丝装置,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可更换喷丝器及易清洁的离心纺丝机构;又如申请号为201610753443.7,发明名称为一种同轴离心纺丝装置及方法,该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皮芯结构超细纤维的离心纺丝装置。然而现有的用于离心纺丝纳米纤维生产装置依然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生产出来的纳米纤维其纤维均匀度差且生产效率低下等缺点,难以在中小型纺织企业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纤维均匀度好且工作效率高的纳米纤维生产装置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纳米纤维均匀度好且工作效率高的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所述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纳米纤维无纺布的生产装置还包括为空心的旋转离心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离心柱底端上的内腔为空心的圆柱型纤维出料筒、布置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并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出料孔、设置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并沿其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扇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离心柱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保证所述纤维出料筒内腔中的环境温度处于恒温状态的自恒温控制组件,所述旋转离心柱通过设置有的轴承与所述固定支架构成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所述扇叶位于所述出料孔的上方,其中当所述旋转离心柱旋转转动时,位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的多个所述扇叶随着所述旋转离心柱同步旋转并同时对经所述纤维出料筒上出料孔进行出料的纤维进行吹风,以促使出料后的纤维加速牵伸,并使纤维能够准确定向铺展在下方无纺布上。
优选地,所述自恒温控制组件包括自恒温加热板和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用于向所述自恒温加热板提供工作电流。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扇叶由向其末端斜向下设置的引风部、由所述引风部向扇叶内侧斜向下延伸设置的导风部以及由所述导风部其上外侧边缘一侧向下延伸的挡风部构成。
再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扇叶呈斜向下布置于所述纤维出料筒上,每一所述扇叶与所述纤维出料筒在竖直方向构成的倾斜夹角为25°至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4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