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化培养微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4097.X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欢;张京奎;刘士涛;邹志刚;吴聪萍;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智创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8 | 代理人: | 陈佳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化培养微藻的方法:首先通过分组试验获取微藻同步化生长的最适宜条件,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密度的微藻细胞群体;然后在微藻细胞密度较大的时候进行目标产物的诱导,从而在短期内就得到较高产量的目标产物。因此本发明的同步化培养微藻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效率高、周期短、用料少、同步化代数更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化培养微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藻的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生长的非同步化,导致细胞生长缓慢、糖转化率低、细胞产量小。同步化培养技术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比较一致的生理状态生长,这是反映细胞代谢的有效方式,也是细胞规模化培养,实现稳定、高产的有效保证。
细胞同步化可分为自然同步化和人工同步化。微藻规模化培养时,主要采用人工同步化培养的方法,其又可细分为选择同步法与诱导同步法。
选择同步法是根据细胞的物理性质,如细胞大小、密度、形状、电荷差异性,选择细胞分裂后的细胞形态有明显转变的生长阶段,主要包括密度梯度离心法、过滤法、膜吸附法。选择同步法需要一定的特殊设备,如密度梯度离心法需要特殊的梯度离心设备,且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易污染,制备量少,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仅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诱导同步法通过改变细胞生长的环境变量和操作变量,使细胞状态停留在某一生长阶段,随后解除变量的抑制作用,细胞立即开始同步生长。诱导同步法可阻断细胞周期,获得较高的同步化效率。但现有的诱导同步法中使用的化学物质较为昂贵,繁殖效率低,周期长,且对操作人员和水产养殖动物有害,不适合微藻大规模的培养应用。
此外,以上无论哪种方法,同步化处理的细胞传代培养2-3代后,细胞生长趋向于混乱生长。
因此,需要一种适宜大规模高效率同步化培养微藻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化培养微藻的方法,通过对微藻进行细胞生长同步化预处理和同步化的诱导,从而在短期内就可得到生长同步化并且高密度的微藻细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藻以10%接种量接种于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中,15-45℃,100-300rpm,50-500μmo l/m2/s的光照条件下培养1-2天;
(2)将步骤(1)获得的微藻的培养温度迅速降至4℃进行低温诱导培养1-3个月;
(3)将步骤(2)获得的微藻的培养温度重新升至15-45℃,继续培养1-5天,以获得基本处于同步化生长的细胞;
(4)将步骤(3)获得的细胞利用分批培养方式培养,按10%的接种量接种于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10%,装液系数0.70,培养温度15-45℃,气液比0.2-2.0vvm,初始转速50-200rpm;
(5)当步骤(4)获得的细胞密度达到80-100g/L时,流加补料培养基;
(6)流加培养10-48小时后停止补料,使细胞饥饿一定时间,调控细胞代谢处于饥饿状态,细胞溶氧迅速上升,恢复补料后,溶氧迅速下降,调控细胞代谢恢复至营养代谢状态;
(7)重复步骤(6)若干次,直至细胞密度达到预期值。
通过上述步骤(1)-(7)可在短期内获得高密度微藻,并且用料少,成本低,周期短。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后、步骤(2)之前,在培养基中补加保护剂,以避免低温处理对细胞的损伤。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饥饿时间为2-8小时,当溶氧开始上升时,记为饥饿开始时间,溶氧开始下降时,记为饥饿结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40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