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混合料逆流式热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31547.X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潘泽源;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F26B23/02;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郑庭山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合 逆流 再生 尾气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沥青混合料逆流式热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再生烘干加热系统和原生烘干滚筒,所述再生烘干加热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室、出料箱和双段烘干滚筒,所述双段烘干滚筒倾斜设置,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双段烘干滚筒的低位,该燃烧室内设有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级沉降室、一级尾气输送管道、二级尾气输送管道、二级沉降室、引风机、螺旋输送装置以及提升输送装置,所述一级沉降室设置在双段烘干滚筒的高位,所述二级沉降室的尾气进口端通过所述一级尾气输送管道与所述一级沉降室的尾气出口连接,该二级沉降室上部侧面设有所述引风机,该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所述二级尾气输送管道连接至所述原生烘干滚筒,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一级沉降室颗粒出口及二级沉降室颗粒出口连接,该螺旋输送装置的出料端通过所述提升输送装置与所述双段烘干滚筒连接;所述一级沉降室包括大气室、小气室、进料溜槽,所述大气室固定在所述双段烘干滚筒的高位,该大气室的底端具有颗粒出口,所述小气室置于大气室上方,该小气室的顶端设有尾气出口,所述的进料溜槽置于大气室内部,并与所述双段烘干滚筒的高位相通连接;所述二级沉降室包括倒置的锥形沉降箱和隔板,所述锥形沉降箱的顶端设有尾气进口,底端设有颗粒出口,所述引风机设于所述锥形沉降箱上部的侧面,所述隔板竖直设于所述锥形沉降箱内,该隔板将所述尾气进口及所述引风机分隔开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逆流式热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箱设于所述双段烘干滚筒的低位,该出料箱将所述双段烘干滚筒与所述燃烧室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逆流式热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连接至所述双段烘干滚筒的中段内。
4.沥青混合料逆流式热再生尾气处理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逆流式热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尾气沿着双段烘干滚筒内的高位逆流进入一级沉降室,尾气中的大部分粉尘颗粒在其重力作用下从一级沉降室的底部进入螺旋输送装置,其余尾气从一级沉降室的尾气出口进入二级沉降室;
(2)、二级沉降室内尾气中的粉尘颗粒在其重力作用下从其底部进入螺旋输送装置,其余尾气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原生烘干滚筒内燃烧利用;
(3)、螺旋输送装置内的粉尘颗粒通过提升输送装置输送至双段烘干滚筒内进行燃烧利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混合料逆流式热再生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二级沉降室内设有一个隔板,将引风机的进风口与二级沉降室的进风口分隔开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5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