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雪车及其锅炉供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0729.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珍;盛铭真;尹腾飞;许红飞;胡伟奇;王闯;王伊飞;胡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5/10 | 分类号: | E01H5/10;F22B1/00;F22B37/46;F22D5/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水箱 锅炉 锅炉供水系统 软化装置 清水箱 出水口 融雪车 软化 管道连接 使用寿命 水质软化 进水口 入水口 水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雪车及其锅炉供水系统,锅炉供水系统包括清水箱和过渡水箱,清水箱的出水口与过渡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渡水箱的出水口用于连接锅炉的入水口;过渡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水质软化的软化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清水箱与锅炉之间设置有过渡水箱,过渡水箱内设置有软化装置,过渡水箱中的水经过软化装置软化后流入锅炉,软化后的水不会在锅炉内留下较多的水垢,能够增加锅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融雪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雪车及其锅炉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尤其东北、西北地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一旦遇上雨雪天气,道路容易积累冰雪,这样就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目前常用的融雪、融冰方式是在路面喷洒融雪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防止结冰的效果;但是融雪剂含有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损坏路面。
为了即能达到对路面进行融冰、融雪的目的又不对路面和环境造成影响,很多融雪车采用蒸汽融雪,即在车辆上设置高压蒸汽锅炉,高压蒸汽锅炉将水加热产生蒸汽,然后采用蒸汽将路面上的冰雪融化,从而达到路面除冰雪的目的。
这种采用蒸汽融雪的融雪车通常都设有污水箱、清水箱和吸水风机,当喷出的蒸汽将路面上的冰雪融化后,吸水风机会将路面上融化后的冰水混合物抽吸到污水箱中,并用锅炉燃烧柴油产生的高温尾气将地面烘干。污水箱中的水经过净化后存储到清水箱,清水箱再将水输送到高压蒸汽锅炉中,对水循环利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052632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多功能除冰除雪车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污水箱中的污水在流入清水箱时,通常都只是将水中的杂质滤除,使污水变成清水,水质并没有任何变化。如果清水箱中的水含有大量的钙等矿物质,即水质较硬,则在锅炉中对水进行加热时,在锅炉内会留下很多水垢,使锅炉的使用寿命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雪车及其锅炉供水系统,用于减少融雪车锅炉的水垢,增加锅炉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系统方案1:一种融雪车锅炉供水系统,包括清水箱,还包括过渡水箱,清水箱的出水口与过渡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渡水箱的出水口用于连接锅炉的入水口;过渡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水质软化的软化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清水箱与锅炉之间设置有过渡水箱,过渡水箱内设置有软化装置,过渡水箱中的水经过软化装置软化后流入锅炉,软化后的水不会在锅炉内留下较多的水垢,能够增加锅炉的使用寿命。
系统方案2:在系统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清水箱连接过渡水箱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过渡水箱设置有用于检测过渡水箱内水位信号的第一水位检测装置;
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水位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和电磁阀的控制端。
设置水位检测装置和电磁阀,能够实现对过渡水箱水位的自动控制。
系统方案3:在系统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高水位传感器和第一低水位传感器,第一高水位传感器设置在过渡水箱的顶部,第一低水位传感器设置在过渡水箱的底部。
当过渡水箱的水位过高时关闭电磁阀,当过渡水箱中的水位过低时打开电磁阀,所以在过渡水箱设置的传感器至少能够检测过渡水箱的低水位和高水位。
系统方案4:在系统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清水箱设置有用于检测清水箱水位的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连接第二水位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
系统方案5:在系统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二高水位传感器和第二低水位传感器;第二高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清水箱的顶部,第二低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清水箱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