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支撑鞋底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0673.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5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文;林张健;李宇锋;郭联敏;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B29D35/08 |
代理公司: | 35205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云川<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本体 支撑 收纳槽 稳定支撑 步态 前后方向延伸 跑步过程 外侧设置 向下表面 鞋底接触 制作工艺 扁平足 上表面 舒适性 脚掌 脚型 外翻 矫正 跑步 延伸 保证 | ||
1.一种稳定支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侧,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侧,鞋底本体对应前脚掌的位置为前掌部,鞋底本体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为后根部,鞋底本体对应前掌部与后跟部之间的位置为足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上形成有收纳槽,收纳槽从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向下表面延伸,且在鞋底本体的前后方向延伸,还包括嵌设在收纳槽中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靠近鞋底本体的内侧设置,第二支撑块靠近鞋底本体的外侧设置,第一支撑块的硬度大于第二支撑块的硬度,所述鞋底本体的硬度为邵氏C硬度56至60度,所述第一支撑块的硬度为邵氏C硬度53至57度,所述第二支撑块的硬度为邵氏C硬度45至49度,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一侧形成沉台,沉台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向下表面延伸,所述第二支撑块对应沉台设置有抵接槽,抵接槽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向上表面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硬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上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对应抵接槽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对应的所述收纳槽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沉台上对应第二定位柱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对应的后跟部到足弓部的位置设有多个缓冲槽,缓冲槽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向内侧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对应足弓部和后跟部的位置设置有补强槽,补强槽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向外侧延伸,在补强槽中嵌装有加强块,加强块的硬度大于所述鞋底本体的硬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支撑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的橡胶大底,所述加强块一体成型在橡胶大底上。
8.一种稳定支撑鞋底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通过注塑模具成型出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以及鞋底本体,鞋底本体的硬度大于第一支撑块的硬度,第一支撑块的硬度大于第二支撑块的硬度,鞋底本体上形成有收纳槽,收纳槽从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向下表面延伸,且在鞋底本体的前后方向延伸;
B、将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置于鞋底本体的收纳槽中,将鞋底本体置于发泡模具中发泡处理形成鞋底,第一支撑块靠近鞋底本体的内侧设置,第二支撑块靠近鞋底本体的外侧设置,所述鞋底本体的硬度为邵氏C硬度56至60度,所述第一支撑块的硬度为邵氏C硬度53至57度,所述第二支撑块的硬度为邵氏C硬度45至49度,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一侧形成沉台,沉台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向下表面延伸,所述第二支撑块对应沉台设置有抵接槽,抵接槽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向上表面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6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摔跌功能的运动鞋
- 下一篇:鞋垫及鞋垫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