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纳米线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0587.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斌;袁小森;廖家豪;陈照峰;饶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8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陶瓷基复合材料 预制件 陶瓷基体 先驱体浸渍裂解 空间网状结构 制备方法工艺 复杂构件 设备要求 复合材料 耐高温 自交联 浸渗 填充 缠绕 生长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纳米线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制备的SiC纳米线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密度小,耐高温等优点。该复合材料包括超长SiC纳米线和SiC陶瓷基体,所述超长SiC纳米线通过原位自交联生长组成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件,所述的SiC纳米线预制件中的超长SiC纳米线相互缠绕,交联成空间网状结构,所述的SiC陶瓷基体填充于超长SiC纳米线的孔隙中;制备方法包括SiC纳米线预制件的制备、化学气相浸渗、先驱体浸渍裂解,该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复杂构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成本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iC纳米线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基(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化学活性、高电阻率和低中子辐射诱导活性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核聚变反应堆以及高温结构吸波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的SiC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采用的纤维为直径在1μm以上的连续SiC纤维编织件或是直径为1-2μmSiC短纤组成的SiC棉毡,因此SiC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受到了限制,特别在断裂韧性等方面还满足不了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的迫切需求,需要开发更耐高温和具有更高损伤容限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SiC纳米线最大弯曲强度为53.4GPa,是微米晶须的两倍,而且SiC纳米线在常温下还具有超塑性,因此以超长SiC纳米线代替传统的SiC纤维材料作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有望提高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度,断裂韧性等。
目前将SiC纳米线引入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是添加入SiC纤维预制体中,但直接添加SiC纳米线的加入量很少,而且SiC纳米线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长径比,因此很容易发生缠绕或团聚,在纤维内部分布不均匀,起不到相应效果。专利号为CN103993475 B的专利以Si粉和石墨粉为原料在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SiC纳米线,但是工序复杂,加入量少。专利号为CN 107311682 A的发明专利,采用CVD法在碳纤维表面沉积一层热解碳涂层之后沉积SiC纳米线再制备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此种方法依旧为在碳纤维预制件中原位生长添加SiC纳米线,依旧没有解决SiC纳米线量少,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专利号为CN106866148 A的发明专利同样是采用CVD原位生长在SiC纤维表面生长SiC纳米线,之后再进行复合,制备SiC复合材料,此种工艺方法与上两篇专利相同都是采用SiC纳米线添加入SiC纤维预制件的方法,SiC纳米线不是主要增强相,只作为辅助增强相存在,量少,分布不均匀。因此现有技术的制备方法大大限制了SiC纳米线在增强SiC陶瓷复合材料方面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iC纳米线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SiC纳米线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好,致密度高,复合材料中SiC纳米线量大,分布均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SiC纳米线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超长SiC纳米线,SiC陶瓷基体;所述SiC纳米线的平均直径为20nm-80nm,平均长度为1mm-10mm,所述的超长SiC纳米线通过原位生长自交联组成均匀的空间网格结构的预制体,所述SiC陶瓷基体填充于超长SiC纳米线预制体的孔隙之中,所述SiC陶瓷基体质量占复合材料的60%-70%。
一种SiC纳米线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定形状三聚氰胺泡棉放置于管式炉中,在50sccm-100sccm的氩气保护下,以5℃/min升温至400℃,再以10℃/min升温至500℃,保温2h热解得到碳泡棉基体,之后将碳泡棉浸渍于浓度为0.01mol/L-0.05mol/L的硝酸镍酒精溶液中,随即取出烘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