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电电流基波和谐波分量分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0400.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陈向群;胡军华;李政廉;唐欣;黄红桥;王海元;陈石东;熊德智;杨茂涛;赵丹;李建新;谈丛;刘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国家电网公司;郑州万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3/16 | 分类号: | G01R23/1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廖元宝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电流 基波 谐波 分量 分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电流基波和谐波分量分离方法,包括:S01、获得零序电流,并作为a相电流信号,再分别延时1/3和2/3个工频周期得到b相和c相电流信号;S02、将a、b、c相电流信号经过派克矩阵变换为相位互差90度的电流;S03、提取步骤S02中的电流的直流分量,得到漏电电流基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用于获得零序电流并作为a相电流信号,再分别延时1/3和2/3个工频周期得到b相和c相电流信号;第二模块,用于将a、b、c相电流信号经过派克矩阵变换为相位互差90度的电流,以使漏电电流基波成为直流分量;第三模块,用于提取步骤S02中的电流的直流分量,得到漏电电流基波。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漏电电流基波和谐波分量分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居民和农村用电的智能配电台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配电台区都安装了智能总保或漏电保护器,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实时对台区内的漏电电流进行监测和保护,大大提升了对漏电电流的监管工作。但是也引起了新的问题,若漏电点不能及时排查,供电可靠性不能保证。
漏电电流大小受线路绝缘状态、环境湿度和负荷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这就造成了漏电点的隐蔽性和偶发性,使得有些漏电点难以查找。目前,主要的漏电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排查和单体设备排查两种排查方式。其中人工排查方式费时费力、排查依靠经验、常难发现问题;单体设备排查方式排查范围有限、逐一排查同样费时。而且现有的漏电排查方法难以发现偶发的、隐蔽的漏电点。例如由负荷变化、湿度变化引起的漏电点。农网中谐波畸变率高和负荷不平衡严重,使得零序谐波过大,造成漏电电流难以准确测量。
目前对于这一问题,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安装滤波器:此方法能够对零序谐波进行很好地抑制,但是会造成暂态漏电电流幅值的衰减,而且还会增加硬件成本;
2、傅立叶变换法:此方法实现漏电电流和谐波分离时,能够比较精确地提取出稳态的泄露电流分量的幅值,实现漏电电流的基波和谐波的有效分离,并且抗噪声干扰能力较强。但这种方法在准确提取漏电电流基波分量前,会根据采集到的一个电源周期的电流值进行计算,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稳态量的分析,难以分析出物理量的暂态分量(比如大负荷启动引起的漏电电流分量)。
综上所述,现有的漏电检测中的漏电电流和谐波分离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应用中未能有效抑制漏电排查系统检测漏电电流时受零序谐波干扰的问题,因而,提出一种能够对零序谐波进行很好地抑制,同时又不会造成基波幅值衰减的漏电电流和谐波分离方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漏电电流基波和谐波分量分离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漏电电流基波和谐波分量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获得配电线路的零序电流,并将零序电流作为a相电流信号,再将a相电流信号分别延时1/3和2/3个工频周期得到虚拟的b相电流信号和c相电流信号;
S02、将a、b、c相电流信号经过派克矩阵变换为相位互差90度的电流,以使漏电电流基波成为直流分量;
S03、提取步骤S02中的电流的直流分量,得到漏电电流基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国家电网公司;郑州万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国家电网公司;郑州万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