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间歇性润滑机构的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0068.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5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蔡宗宪;林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性 润滑 机构 减速 | ||
本发明是一种具间歇性润滑机构的减速机,由本体、刚性内齿环、轴承、挠性外齿杯、波产生器、接触组件、以及推抵组件所组成,该刚性内齿环设有一与该本体的储油空间相通的油道,该油道并连通至该内齿,由此对相互啮合的该刚性内齿环的内齿与该挠性外齿杯的外齿进行润滑作业;同时该推抵组件受该内环体或挠性齿杯部所带动,由此间歇性的碰触该接触组件,使该储油空间内的润滑油可间歇性的释放,而达到无持续供油润滑的状态下仍可进行间歇性润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减速机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间歇性润滑机构的减速机。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机是一种具有高减速比的减速装置,在现有技术的结构配置上主要包含有一刚性内齿环、一设于刚性内齿环内的挠性外齿杯,以及一可转动地设于挠性外齿杯内的波产生器,当波产生器组装于挠性外齿杯之后,挠性外齿杯会被波产生器的外周缘所推顶而变成椭圆形,由此,当波产生器受到动力源的驱动而开始转动时,刚性内齿环与挠性外齿杯之间在波产生器的长轴处可以完全咬合,而在波产生器的短轴处会完全脱离,由于刚性内齿环与挠性外齿杯之间有齿数的差异,所以当波产生器持续转动时,此一齿数差异便能达到高减速比的效果,如此即可产生高力矩的输出。
为了达到延长寿命及降低磨耗的效果,在现有技术方面具有不同的润滑设计,例如US20080245172A1专利案,其主要在减速机内部增加注油孔与出油孔,且注油的油路设计,可以同时润滑刚轮与柔轮以及轴承内部,通过持续注油的过程,让油脂可以由出油孔的地方,让波产生器获得润滑效果,但是由于该专利前述方案需要持续供油润滑,若无持续供油润滑则没有任何润滑循环效果。另一方面,US5984048A专利案,其主要在减速机内的柔轮上增加油封设计,让油脂不会流入输入轴,然而该专利前述方案只能分开不同润滑油脂,无法达到润滑油更新的功能,使得整体的润滑效果会连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间歇性润滑机构的减速机,其主要在无持续供油润滑的状态下仍可进行间歇性润滑。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间歇性润滑机构的减速机,其主要可进行润滑油的更新。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间歇性润滑机构的减速机,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面、一反向于该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一贯穿该第一、二端面且具有一孔壁面的设置孔、一连接该第一、二端面的外环侧面、以及一由该外环侧面朝该孔壁面凹设的储油空间,该储油空间具有一贯穿该孔壁面的第一储油孔、及一第二储油孔;一刚性内齿环,固设在该本体的设置孔,并具有至少二个内齿、及一油道,该油道具有一与该第二储油孔相通的第一油道口、及一贯通于该内齿的第二油道口;一轴承,具有一固设在该本体之设置孔的外环体、及一相对于该外环体枢转的内环体;一挠性外齿杯,能够转动地啮接于该刚性内齿环,并具有一穿置于该内环体的输出轴、及一挠性齿杯部,该挠性齿杯部具有至少二啮合于该内齿的外齿;一波产生器,设于该挠性齿杯部内,并具有一输入轴;一接触组件,能够弹性复位地设在该储油空间,且在一常态位置及一作动位置之间作动,并具有一封闭该第一储油孔且部分凸出于该孔壁面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在该常态位置时相较于在该作动位置时较为凸出于该孔壁面,且在该常态位置及该作动位置之间移动时,该接触组件能推动该储油空间内的润滑油从该第一油道口流动至该第二油道口的外面;以及一推抵组件,设在该内环体或挠性齿杯部,并具有一用以推抵该接触部的推抵部,当该推抵部推抵该接触部时,该接触组件在该作动位置,当该推抵部不推抵该接触部时,该接触组件在该常态位置。
优选地,其中该本体的储油空间还具有一储油口,该储油口被一盖板所封设,且该盖板与该接触组件之间设有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使该接触组件复位后在该常态位置。另外,其中该盖板具有一限位槽,该弹性组件具有一设置于该限位槽的第一端部及一抵靠在该接触组件的第二端部。
优选地,其中还具有一盖件,该盖件固设于该本体的一端,且具有一供该波产生器的输入轴穿置出的盖孔。
优选地,其中该推抵组件还具有连接该推抵部且固定于该内环体的固定部,且该推抵部的延伸位于该内、外环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差速器的电磁致动器
- 下一篇:超耐磨的倒档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