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汽车仪表盘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9347.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祥瑞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63/00;C08L23/16;C08L71/02;C08L61/28;C08L29/14;C08L75/14;C08K3/34;C08K3/26;C08G18/67;C08G18/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市全***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汽车 仪表盘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汽车仪表盘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氧大豆油、三氯化铁、六甲基磷酰三胺混合,升温搅拌,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甘油搅拌得到环氧大豆油复合物;将聚丙烯、环氧树脂、三元乙丙橡胶、聚丁二醇混合,升压,搅拌得到预制料;将预制料、环氧大豆油复合物、海泡石粉、三聚氰胺树脂、重质碳酸钙、聚乙烯醇缩甲醛混合,升温搅拌,加热,注入成型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高韧性汽车仪表盘。本发明所得汽车仪表盘具有质轻、高强度、耐冲击、减震效果好等优点,尤其是在抗冲击性能方面,大大优于市面上的大部分产品,实现了汽车轻量化与节能环保,同时成本低廉,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仪表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韧性汽车仪表盘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汽车上,可以到处看到塑料制品的影子。塑料代替各种昂贵金属材料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造型的美观与设计的灵活性,降低了零部件加工、转配及维修的费用,这正是汽车向轻量化、节能、美观、安全和环保方向发展的必然。
汽车仪表盘是反映车辆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其主要材质为塑料,需要其具有低光泽和优异的耐老化性、耐刮伤性、抗冲击性。而目前用量最多的是通PP塑料,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由于PP塑料硬度较大,质脆,其性能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发展新型改性塑料。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韧性汽车仪表盘的制备方法,所得汽车仪表盘韧性优异,具有质轻、高强度、耐冲击、减震效果好等优点,尤其是在抗冲击性能方面,大大优于市面上的大部分产品,实现了汽车轻量化与节能环保,同时成本低廉,工艺简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韧性汽车仪表盘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环氧大豆油、三氯化铁、六甲基磷酰三胺混合,升温搅拌,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甘油搅拌得到环氧大豆油复合物;
S2、将聚丙烯、环氧树脂、三元乙丙橡胶、聚丁二醇混合,升压,搅拌得到预制料;
S3、将预制料、环氧大豆油复合物、海泡石粉、三聚氰胺树脂、重质碳酸钙、聚乙烯醇缩甲醛混合,升温搅拌,加热,注入成型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高韧性汽车仪表盘。
优选地,S1中,将环氧大豆油、三氯化铁、六甲基磷酰三胺混合,升温至80-88℃搅拌20-40min。
优选地,S1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甘油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1200-1400r/min。
优选地,S1中,环氧大豆油、三氯化铁、六甲基磷酰三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甘油的重量比为20-30:1-2:0.5-1:4-10:1-2:10-18。
优选地,S2中,升压至0.5-1Mpa,搅拌2-8min,搅拌温度为40-50℃。
优选地,S2中,聚丙烯、环氧树脂、三元乙丙橡胶、聚丁二醇的重量比为60-80:15-24:4-10:2-8。
优选地,S3中,将预制料、环氧大豆油复合物、海泡石粉、三聚氰胺树脂、重质碳酸钙、聚乙烯醇缩甲醛混合,升温至145-155℃搅拌10-18min,搅拌速度为1000-1200r/min。
优选地,S3中,加热至300-320℃,注入成型模具中。
优选地,S3中,预制料、环氧大豆油复合物、海泡石粉、三聚氰胺树脂、重质碳酸钙、聚乙烯醇缩甲醛的重量比为80-100:1-4:4-12:3-8:2-6:1-8。
本发明所得汽车仪表盘韧性优异,具有质轻、高强度、耐冲击、减震效果好等优点,尤其是在抗冲击性能方面,大大优于市面上的大部分产品,实现了汽车轻量化与节能环保,同时成本低廉,工艺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祥瑞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全椒祥瑞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9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