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废水cod含量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9217.7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力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张健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废水 cod 含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降低废水cod含量的系统,包括污水处理中心(1)以及连接在污水处理中心(1)一侧的转运管道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管道控制器(2)一端依次连接一次沉淀池(3)、二次沉淀池(4)、砂滤池(5)、脱色池(6)和曝气池(12),所述一次沉淀池(3)和二次沉淀池(4)一端均连接至上料机(16),所述砂滤池(5)表面安装有进水口(51)、出水口(53)以及设置在砂滤池(5)底端的污沙出口(52),所述脱色池(6)上安装有pH值调整机构(7)和脱色剂上料机构(8),且脱色池(6)一侧安装脱色剂储存机构(9),所述脱色池(6)内部安装有循环搅拌机构(10),所述脱色池(6)通过过滤池(11)连接至曝气池(12),所述污水处理中心(1)通过转运管道控制器(2)分别连接至进水口检测机构(13)和出水口检测机构(14),所述进水口检测机构(13)和出水口检测机构(14)分别设置在一次沉淀池(3)进水口处和曝气池(12)出水口处,所述出水口检测机构(14)一侧连接循环泵组件(15);
所述循环搅拌机构(10)由支架和搅拌机构构成,所述支架由两个直径不同的表面分布有滤孔的柱状壳体构成,其中直径较大的壳体固定在脱色池(6)底端,直径较小壳体设置在直径较大壳体上端,且直径较大壳体内部安装搅拌机构,直径较小的壳体与直径较大壳体同轴安装,且直径较小壳体与直径较大壳体内腔连通,所述直径较小壳体轴向的两侧端面相通,所述搅拌机构由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输出端上的叶轮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废水cod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管道控制器(2)电连接至各个池体之间的运输管道上的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废水cod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沉淀池(3)单向连接至二次沉淀池(4),且一次沉淀池(3)和二次沉淀池(4)连接的上料机(16)为传送带上料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降低废水cod含量的系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污水处理中心的控制下通过转运管道控制器将待处理的废水运输运依次运至一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中进行两次沉淀,废水运输至一次沉淀池时通过进水口检测机构对水质进行初步的cod检测,检测的数据上传至污水处理中心中,通过一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进行废水的沉淀时,通过上料机向一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内投入聚丙烯酰胺;
步骤2:经过一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沉淀过后的污水运输至砂滤池,废水由进水口进入砂滤池,从砂滤池上的出水口流出,砂滤池内部的沙床采用天然石英砂、锰砂和无烟煤作为过滤介质;
步骤3:经砂滤池处理过后的废料流至脱色池内,通过pH值调整机构调整脱色池内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脱色剂储存机构中取出相应的脱色剂,脱色剂为高效脱色絮凝剂,高效脱色絮凝剂通过脱色剂上料机构投入脱色池中的循环搅拌机构中直径较小壳体的端部,通过直径较小壳体弥散至直径较大壳体内腔以及脱色池内腔中,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将直径较大壳体周围的水吸入直径较大壳体后由直径较小壳体以及滤孔排出,使脱色池内部产生多股不同方向的水流,提高废水与脱色剂的接触效率;
步骤4:经过脱色池脱色的废水通过过滤池过滤后流入曝气池中,向曝气池中通入臭氧进行二次去色度,处理过后的水流出曝气池后经出水口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排出,若是检测结果不合格,则通过循环泵组件将废水再次运输至曝气池内部再次处理,直至检测结果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力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力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92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淡化反渗透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生态量子净水终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