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蜜蜂种峰王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9138.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唐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义雄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41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华蜜蜂 蜂王 蜜蜂 培育 营养学原理 生活空间 繁殖力 抗病力 器官 采集 遗传性稳定 定格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蜜蜂种峰王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营养学原理和改变生活空间的条件来培育种蜂王;本发明利用营养学原理和改变生活空间的条件来培育种蜂王,该方法培育出的种峰王产生的蜜蜂器官变大,个体变大,采集力、抗病力、繁殖力是普通中华蜜蜂的2‑3倍,用该种峰王的生产的蜜蜂蜜蜂器官变大,个体变大,采集力、抗病力、繁殖力是普通中华蜜蜂的2‑3倍,该种蜂王遗传性稳定,个体定格不再返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华蜜蜂蜂王培育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中华蜜蜂种峰王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菌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中华蜜蜂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蜜蜂一般分为雄蜂和雌蜂,而雌蜂分为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雌蜂,但他们是2种级型的雌性蜂,不仅在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且在生理功能上也有巨大差异,蜂王寿命长,个体大,处女王能外出交配,暖巢发育完全,具有产卵能力,能分泌蜂王物质维持蜂群的次序,二工蜂寿命短,个体小,具有蜜囊和才粉器官,能外出采集食物,分泌报警信息等。在自然界中一个蜜蜂群体有几千到几万只蜜蜂,其中一般只有一只蜂王。
蜜蜂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在服务“三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发展养蜂业不占耕地、不争水肥、不抢草山,是一项直接向大自然索取物质财富的高效生态型“空中农业”,具有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立体多功能效应,充分体现了“资源节约、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基本特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律。开展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这不仅使中华蜜蜂养殖户获得蜂产品、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通过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山区果树开花授粉期、某些经济作物开花授粉期及设施农业需要蜜蜂授粉期,正值西方蜜蜂南下转地饲养,因此利用中华蜜蜂为果树、设施农业和某些经济作物授粉就显得更加可靠和重要。
随着蜜蜂产业的壮大发展,对蜜蜂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中华蜜蜂个体小,采集力、抗病力、繁殖力差,已经不适应现代蜜蜂产业的需求了,因此如何培育出采集力、抗病力、繁殖力种峰王至关重要,只有蜜蜂的采集力、抗病力、繁殖力增强了,才能提高蜜蜂产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中华蜜蜂蜂王培育种峰王的方法,该方法培育出的种蜂王器官变大,个体变大,采集力、抗病力、繁殖力等均强于一般普通中华蜜蜂,且遗传性稳定,个体定格不再返租。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华蜜蜂种峰王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营养学原理和改变生活空间的条件来培育种蜂王,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1)首先将普通中华蜜蜂幼虫作为培育的第一代;
(2)在培育的前半个月开始饲喂蜂王浆、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使其营养积累,为育王做准备,之后饲喂花粉和蜂蜜的混合物;蜜蜂的发育过程分为:蜂卵、幼虫、蛹蜂、成虫四个阶段,而雌蜂分化为蜂王和工蜂主要是在幼虫期的食物不同而分化成蜂王和工蜂,蜂王和工蜂在幼虫期的前3天都是使用蜂王浆,在第3天以后幼虫由于继续食用蜂王浆而发育成为个体较大的蜂王,在第3天后幼虫如果停止食用蜂王浆而另换一种花粉和蜜的混合物则会发育成工蜂;因此如果要培育蜂王就需要在幼虫期饲喂其蜂王浆,使之发育成蜂王;在此过程中同时给予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使其营养积累,为育王做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义雄,未经唐义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9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