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8977.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先华;张勇健;郑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热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6 | 分类号: | C09J175/06;C09J175/08;C09J11/04;C09J11/08;C08G18/66;C08G18/42;C08G18/48;C08G18/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湿固化聚氨酯 多元醇 热熔胶 质量百分比 异氰酸酯 抗氧剂 扩链剂 相容剂 配比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多元醇A:10%~30%;多元醇B:10%~40%;多元醇C:10%~40%;抗氧剂:0.5%~1%;异氰酸酯:15%~25%;催化剂:0.01%~0.1%;扩链剂:1%~1.5%;相容剂:2%~4%;填料:0.5%~1.5%。本发明主要通过设计原料及配比,并根据原料设计相应的制备步骤,使得通过本发明制备所得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满足常规性能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初始剪切强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胶粘剂领域,特别是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是一类含端-NCO基团的聚氨酯胶粘剂。使用时,加热熔融施胶,待胶层冷却物理固化产生初步的粘接力后,胶层中的端-NCO再与空气中的湿气或被粘物表面的活泼氢化合物反应,产生化学交联固化,该过程发生的是不可逆转的化学反应。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由于其本身具备无溶剂、操作温度较低等特性,有望广泛应用于木工材料、纺织面料、汽车内外饰和电子电器等行业。
目前,常规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初始剪切强度一般小于0.25MPa,相对较低,其在实施应用时则无法实现更快速的定位效果,即无法于较短时间内达到可装配要求,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使得通过本发明制备所得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在满足常规性能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初始剪切强度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其原料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多元醇A:10%~30%;多元醇B:10%~40%;多元醇C:10%~40%;抗氧剂:0.5%~1%;异氰酸酯:15%~25%;催化剂:0.01%~0.1%;扩链剂:1%~1.5%;相容剂:2%~4%;填料:0.5%~1.5%。
其中,上述多元醇A为非晶的聚醚多元醇,其数均分子量为800~2000,该非晶聚醚多元醇优选为数均分子量为1000的聚氧化丙烯二醇。
上述多元醇B为高结晶性的聚酯多元醇,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该高结晶性的聚酯多元醇选自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内酯二醇中的一种。
上述多元醇C为高分子量低羟值的直链型脂肪族聚酯多元醇,其数均分子量为15000~30000,该高分子量低羟值的直链型脂肪族聚酯多元醇的结构式如下:
上述异氰酸酯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上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其接枝率为1%~1.2%.
上述抗氧剂的牌号为1010;上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上述扩链剂为1,4-丁二醇;上述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
上述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步骤如下:
(1)以上述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原料构成为基准,将多元醇A、多元醇B、多元醇C和抗氧剂投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加热升温至100~140℃,在真空度<200Pa的条件下脱水2~3h;
(2)降温至60~84℃,加入异氰酸酯和催化剂,搅拌,在85~100℃,真空度<200Pa条件下反应60~80min;
(3)加入扩链剂,继续反应40~60min;
(4)加入相容剂,继续搅拌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热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热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