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8727.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7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易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63/10;C09J11/06;C09J11/08;C08F283/00;C08F28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龙潭路589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装 反光 材料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其通过包括柔性丙烯酸聚合物100重量份,复合固化剂5‑12重量份,增粘剂3‑15重量份,有机荧光剂0.5‑2重量份,石墨烯0.1‑1重量份,硅烷偶联剂0.1‑1重量份,抗氧剂1‑3重量份,复合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酮亚胺的混合物,重量比为3:1‑2,最终得到的为一种高柔韧性、高初粘力、高终粘力和主动警示作用的粘合剂,还提供了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装用的反光材料粘合剂领域,更具体涉及所述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应用和使用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粘合剂属于日常使用的高分子组合物材料,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的不同,差异十分巨大。现在市场上最常用的是丙烯酸体系、环氧体系、有机硅体系、聚氨酯体系、橡胶体系或上述体系的混合物,根据应用领域的需要进行选择。
反光材料常规定义是具有反光性能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视觉提醒性能,其广泛应用于交通标志标线、突起路标、轮廓标识、交通锥、防撞筒等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以及汽车号牌、衣物鞋帽、消防、铁路、水运、矿区等,可分为交通标志反光材料、道路标线反光材料、突起路标、轮廓标、衣物用反光材料等。反光材料在上述领域中一般使用粘合剂粘附于被粘物上,根据被粘物的性能需要,粘合剂的选择方向很多,现在尚为形成比较统一粘合剂选择规则,尚处于探索过程。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现有技术中的需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的技术方案,其通过单体选择得到一种兼顾柔性、附着力的粘合剂种类,适合服装粘贴中的使用,粘合剂自身的荧光性也提高了非强光照射衣物时穿着服装者的安全性。
具体来看,其使用柔性丙烯酸聚合物选择了聚氨酯丙烯酸提供柔性,环氧丙烯酸酯提供后期粘合性,含羟基丙烯酸酯提供交联位点;而荧光剂的加入使粘合剂具有荧光性,会在反光材料边缘形成光圈,在非强光照射条件下也有警示作用,提高安全性,石墨烯可以促进荧光剂的发光效率;复合固化剂分两步加入,即提高了初粘性又提高了后期的终粘力。
为了配合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的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和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下面对具体方案进行介绍: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粘合剂、粘合剂的制备方法、粘合剂的应用以及粘合剂的使用方法,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粘合剂:
技术方案1.一种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包括柔性丙烯酸聚合物100重量份,复合固化剂5-12重量份,增粘剂3-15重量份,有机荧光剂0.5-2重量份,石墨烯0.1-1重量份,硅烷偶联剂0.1-1重量份,抗氧剂1-3重量份;
所述柔性丙烯酸聚合物是聚氨酯丙烯酸酯30-40重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0-40重量份,环氧丙烯酸酯1-5重量份,丙烯酸羟乙酯2-10重量份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分子量在20-40万之间。
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所述复合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酮亚胺的混合物,重量比为3:1-2。
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所述有机荧光剂为二苯乙烯基联苯类、香豆素类、苯二甲酰亚胺类荧光剂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所述增粘剂为207改性妥尔油松香增粘树脂。
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服装用反光材料粘合剂,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或抗氧剂1098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易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易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