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线下传动装置防撞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8662.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鲍建平;万羽;王家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朵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3/00 | 分类号: | B21B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扬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头 套筒 传动车 下传动装置 载物座 轧机 转辊 套筒内壁面 防撞结构 缓冲环 端头 电机连接 端头端面 固定设置 轧钢设备 传动轴 可滑动 对辊 缓冲 电机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效防止辊头套筒与转辊端头对准时出现碰撞的轧机线下传动装置防撞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可滑动设置有传动车和固定设置有载物座,传动车背向载物座一侧设置有电机,传动车朝向载物座一侧设置有辊头套筒,所述辊头套筒通过穿过传动车的传动轴与电机连接,所述辊头套筒内壁面设置有缓冲环结构。由于辊头套筒内壁面设置有缓冲环结构,从而有效的缓冲转辊端头对辊头套筒的冲击,并保护辊头套筒和转辊端头端面。本发明尤其是适用于轧机线下传动装置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轧机线下传动装置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轧机在换辊后,一般需要对所在各机架的辊面进行转车焊孔,打磨孔及辊缝的调整,这样的方式往往造成换辊时间的延长,减少生产的机时产量。另外的,轧机在换辊后,每台轧机主电机都要转动20分钟以上,从而实现对每台的辊缝及焊孔磨孔,而产生主电机空转而产生没有带来生产的大量的电能消耗。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转车焊孔装置,由于结构相对粗糙,会在辊头套筒与转辊端头对准时出现碰撞,从而损坏相应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辊头套筒与转辊端头对准时出现碰撞的轧机线下传动装置防撞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轧机线下传动装置防撞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可滑动设置有传动车和固定设置有载物座,传动车背向载物座一侧设置有电机,传动车朝向载物座一侧设置有辊头套筒,所述辊头套筒通过穿过传动车的传动轴与电机连接,所述辊头套筒内壁面设置有缓冲环结构。
进一步的是,包括设置于传动车上的距离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传动车与载物座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是,所述辊头套筒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机为可实现正反转的电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动车背向载物座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设置于电机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时,将待加工的轧机调运并稳定的放置到基座的载物座上,将轧机的转辊端头朝向辊头套筒。接下来的,将传动车向转辊端头推动并将辊头套筒套接到转辊端头上,此时,由于辊头套筒内壁面设置有缓冲环结构,从而有效的缓冲转辊端头对辊头套筒的冲击,并保护辊头套筒和转辊端头端面。本发明尤其是适用于轧机线下传动装置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运转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运转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基座1、传动车11、载物座12、电机2、电机座21、传动轴3、辊头套筒31、轧机4、转辊端头41、转辊42、距离检测装置5、缓冲环结构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轧机线下传动装置防撞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可滑动设置有传动车11和固定设置有载物座12,传动车11背向载物座12一侧设置有电机2,传动车11朝向载物座12一侧设置有辊头套筒31,所述辊头套筒31通过穿过传动车11的传动轴3与电机2连接,所述辊头套筒31内壁面设置有缓冲环结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朵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朵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抗氧化剂喷涂装置和工艺
- 下一篇:一种冷连轧电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