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于裂解炉炉管外壁温度计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8182.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平;邱金波;崔得龙;尹兆林;毛远洪;付公燚;张清华;谭云;何杰光;陈锦丰;邓锡海;吴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凌衍芬 |
地址: | 52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壁 裂解炉炉管 温度计量 数据处理 炉管 测量场景 实际测量 温度数据 异常数据 观火孔 测温 灵活 申请 配合 | ||
1.一种关于裂解炉炉管外壁温度计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观火孔的视角范围内从左往右采集多个有序的数据组,每个数据组中包括温度数据和相对应的距离数据;
S2:根据炉管、炉壁与观火孔的不同距离范围,按照炉管识别方向将多个有序的数据组组合为若干个有序的炉管数据组集合;
S3:按照炉管数据组集合创建的顺序,对每个炉管数据组集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重管,并对存在重管的炉管数据组集合中的数据组进行重新分组,得到与每根炉管对应的单炉管数据组集合;
S4:按照单炉管数据组集合创建的顺序,结合炉管识别方向得出单炉管数据组集合对应的炉管,对每个单炉管数据组集合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炉管的外壁温度;
S5:按照单炉管数据组集合创建的顺序,顺序取前面12个单炉管的外壁温度值,即为观火孔对应12根炉管的外壁温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裂解炉炉管外壁温度计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确定炉管识别方向的方法具体为:
对裂解炉上的观火孔按顺序依次从1开始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的观火孔的炉管识别方向为从左到右,与数据采集顺序相同,编号为偶数的观火孔的炉管识别方向为从右到左,与数据采集顺序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裂解炉炉管外壁温度计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生成炉管数据组集合的方法具体为:
按照炉管识别方向来逐一判断数据组中的距离数据是否在炉管与观火孔的距离范围内;
若判断的数据组为第一个数据组,且其距离数据在炉管与观火孔的距离范围内,则新建一个空的炉管数据组集合,并将该数据组添加到新建的炉管数据组集合中;
后续判断的数据组的距离数据若在炉管与观火孔的距离范围内,同时上一次判断的数据组的距离数据也在炉管与观火孔的距离范围内,则将这次判断的数据组添加到上一次判断的数据组所在的炉管数据组集合中;后续判断的数据组的距离数据若在炉管与观火孔的距离范围内,同时上一次判断的数据组的距离数据不在炉管与观火孔的距离范围内,则新建一个空的炉管数据组集合,并将该数据组添加到新建的炉管数据组集合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裂解炉炉管外壁温度计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根据步骤S2中创建炉管数据组集合的顺序,逐一对炉管数据组集合采取以下步骤:
S31:根据该炉管数据组集合中添加炉管数据组的先后顺序,对炉管数据组集合中相邻前数据组的距离数据进行逐一比对;
S32:若其差值大于阈值m,则在这前后两个数据组之间进行分割,在前的多个数据组及在后(包括其本身)的多个数据组分别组合成两个不同的单炉管数据组集合,并替代该炉管数据组集合;
S33:若其差值小于或等于阈值m,则进一步判断该炉管数据组集合的数据组数量是否大于阈值n,若是,则将该炉管数据组集合均分为两个不同的单炉管数据组集合,并替代该炉管数据组集合,且左侧组合的单炉管数据组集合在顺序上先于右侧组合的单炉管数据组集合;若否,则该炉管数据组集合即为一个单炉管数据组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1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