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无缝筒体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7625.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8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帅美荣;刘鑫;李海斌;楚志兵;李玉贵;王建梅;李华英;刘光明;秦建平;常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2D1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无缝 生产工艺 | ||
1.一种用于镁合金无缝筒体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为:
制备半圆筒状的上、下半铸模(1、2),在其内表面上喷涂料;
将上、下半铸模(1、2)扣合在一起,通过螺栓组(4)将扣合的上、下半铸模(1、2)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制成铸模筒(3),使其绕单轴高速旋转;
通过喷射管(5)将加热熔化了的液态镁合金喷射在高速旋转的铸模筒(3)的内壁上,达到设定的厚度时,将铸模筒(3)停止转动;
冷却凝固后,制成贴附在铸模筒(3)内壁的镁合金筒坯(6);
对贴附在铸模筒(3)内壁的镁合金筒坯(6)的内表面进行机械加工,消除表面上的缺陷;
加热铸模筒(3)外壁,使铸模筒(3)与镁合金筒坯(6)整体受热,温度升高至350℃;
将铸模筒(3)作为外模具,通过可调式滚压装置(7)对镁合金筒坯(6)的内表面进行滚压加工,使其壁厚减薄至5mm,长度延伸至1000mm,达到设计要求;
待冷却至常温后,打开铸模筒(3),取出镁合金筒坯(6);
用修磨砂轮(8)对镁合金筒坯(6)外表面出现的纵向凸起、平头缺陷进行局部修整,获得镁合金筒体成品(9),直径1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76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块多层面栓接锚固梁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