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蚕养殖和收获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7378.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孙涛;刘春娥;纪元;马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A01K61/80;A01K63/00;A01K69/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收获 模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沙蚕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沙蚕养殖和收获模式。
背景技术
目前沙蚕一般为室外粗放型土塘养殖,产量不稳定,养殖风险高。沙蚕会潜入底质中生活(泥底为主),收获时主要靠人工采捕,采收率低,人工费高,且容易损伤沙蚕,降低沙蚕品质。并且现有的技术不能有效的对水质进行监测,不能很好的掌握水质情况。沙蚕养殖时,以人工撒料为主,撒料不均匀,饵料利用率低,且撒料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蚕养殖和收获模式,解决了目前沙蚕养殖过程中养殖效率低,采捕过程中容易损伤沙蚕且采收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移动杆,移动杆设置在沙蚕养殖池的顶部,移动杆上安装有能够滑动的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的顶部设有撒料电机,第一滑动块的底部设有撒料装置,撒料电机能够带动撒料装置转动撒料,移动杆一端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底部连接移动板,沙蚕养殖池的水体分为养殖区和收集区,养殖区由上至下依次倾斜设置有底质层、加热层和隔热层,养殖区内设有收集网箱,收集网箱位于底质层下方,收集网箱底部布满孔,收集区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收集区底部设有放水孔,放水孔上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用来控制水塘的放水,移动杆另一端安装有升降杆,溶解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连接升降杆,升降杆控制溶解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在收集区内的深度,便于控制传感器对于水质的全方位监测。
进一步,撒料装置由物料槽、轴承座和撒料轴构成,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滑动块的底部,撒料轴安装在轴承座上,撒料轴一端连接撒料电机的转动轴,另一端连接物料槽,物料槽上设有若干圆孔,撒料电机带动撒料轴转动,从而带动物料槽转动,使物料槽内的物料从圆孔中撒入沙蚕养殖池的水中。
进一步,第一滑动块和升降杆之间的移动杆上还设有定位挡板,定位挡板起到限位块的作用,防止撒料装置超出养殖区范围。
进一步,在底质层、加热层和隔热层的边缘还设有一竖直的挡板,防止底质层、加热层和隔热层边缘塌陷。
进一步,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若干小孔,小孔孔径比沙蚕小,在移动过程中,水可以从小孔中流出,但是沙蚕不会从小孔穿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及时掌握水质情况,投饵均匀合理,养殖效率高,收获过程中不会对沙蚕产生伤害且采收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沙蚕养殖和收获模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沙蚕养殖和收获模式的撒料装置结构图。
图中,1.移动杆,2.第一滑动块,3.撒料电机,4.撒料装置,5.第二滑动块,6.移动板,7.养殖区,8.收集区,9.底质层,10.加热层,11.隔热层,12.收集网箱,13.溶解氧传感器,14.水温传感器,15.pH值传感器,16.放水孔,17.控制阀,18.升降杆,19.定位挡板,20.挡板,401.物料槽,402.轴承座,403.撒料轴,404.圆孔,120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杆1设置在沙蚕养殖池的顶部,移动杆1上安装有能够滑动的第一滑动块2,第一滑动块2的顶部设有撒料电机3,第一滑动块2的底部设有撒料装置4,撒料电机3能够带动撒料装置4转动撒料,撒料装置4由物料槽401、轴承座402和撒料轴403构成,轴承座402安装在第一滑动块2的底部,撒料轴403安装在轴承座402上,撒料轴403一端连接撒料电机3的转动轴,另一端连接物料槽401,物料槽401上设有若干圆孔404,撒料电机3带动撒料轴403转动,从而带动物料槽401转动,使物料槽401内的物料从圆孔404中撒入沙蚕养殖池的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7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