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27303.4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8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朴龙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该触摸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以及用于感测触摸的多个触摸感测电极;应用主机处理器,被配置为输出图像信号、触摸控制信号和复位信号;和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被配置为处理所述图像信号以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输出给所述显示面板,接收来自安装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触摸感测电极的触摸信号,将所述触摸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输出触摸感测数据,并且在出现由静电放电引起的误差时复位所述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并将中断信号输出给所述应用主机处理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12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183733的权益,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在此被全部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驱动器集成电路(IC)的触摸显示装置,能够检测在驱动器集成电路中由静电放电引起的误差并且自主地复位驱动器IC。
背景技术
用于使用数字数据显示图像的代表性平板显示装置包括使用液晶的液晶显示器(LCD)、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OLED显示装置等。
通过将两个基板(其上形成有各自电极)相互面对地结合以及在两个基板之间注入液晶材料而形成LCD。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向两个电极提供电压,则由电压产生的电场使液晶分子移动,从而根据随液晶分子移动而变化的透光率显示画面图像。
然而,因为具有上述结构的LCD不是自发光显示器,所以LCD不利地配备有背光。
另一方面,OLED显示装置是一种自发光装置,通过电子和空穴的重组使有机发光层发光,并且由于高亮度、低驱动电压和超薄膜厚度等优点而有望成为下一代显示装置。
OLED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OLED元件和用于独立驱动OLED元件的像素电路,OLED元件具有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像素电路包括用于将数据电压提供给存储电容器的开关薄膜晶体管(TFT)和用于根据充入存储电容器中的驱动电压来控制驱动电流并将驱动电流提供给OLED元件的驱动TFT。OLED元件产生与驱动电流成比例的光。
上述平板显示器包括LCD面板或OLED显示面板,其包括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并且包括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像素、用于驱动栅极线(扫描线)的栅极驱动器、用于驱动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和用于向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提供各种控制信号和图像数据的时序控制器。
一般而言,诸如智能手机的移动装置根据朝向高端产品的趋势而配备有各种功能。尤其是,随着诸如MP3播放器功能和数码相机功能之类的多媒体功能被提供给移动装置以符合这种趋势,在移动装置中使用的诸如LCD或OLED显示装置之类的显示装置需要越来越高的分辨率来显示多媒体数据而不是简单的文本。由于移动装置配备有多媒体功能和具有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因此中央控制器单元与显示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相当高的传输速率。
为了高速传输多媒体数据,移动装置使用并行接口方案。因为移动装置需要在特征上配置为较小,占用大面积的并行接口方案难以应用于移动装置。
此外,随着图像分辨率的提高,移动应用处理器(AP)与显示驱动器IC之间的数据通信量迅速增加。因此,在移动AP和/或显示驱动器IC中消耗的电力也逐渐增加。
专注于语音通话的传统移动电话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专注于多媒体数据的智能手机所取代。安装在智能手机中的显示驱动器IC频繁地操作以在显示器上显示诸如静止图像信号或运动图像信号之类的多媒体数据。因此,智能手机的电池运行时间减少。电池运行时间是指充电一次后电池的使用时间。因此,需要一种延长包括处理静止图像信号和运动图像信号的智能手机的移动通信装置的电池运行时间的方法。
为此,已经提出了用于移动装置的实施高速串行传输的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7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