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莎草总黄酮提取物、活性单体荭草苷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27107.7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敬思群;陈婧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9/10;C07D407/04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蒙海云;汤建武 |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总黄酮提取物 活性单体 荭草苷 乙醇洗脱 大孔树脂柱层析 缺血性脑中风 乙醇溶液回流 乙醇溶液洗脱 应用技术领域 预处理 应用 总黄酮提取 地上茎叶 分离过程 合并提取 药理实验 制备 损伤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总黄酮提取和应用技术领域,是一种油莎草总黄酮提取物、活性单体荭草苷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该油莎草总黄酮提取物,先将油莎草地上茎叶采用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得到浸膏,浸膏采用预处理后的大孔树脂柱层析进行后,在分离过程中,依次采用水和30%的乙醇溶液洗脱后得到30%乙醇洗脱部位,将30%乙醇洗脱部位依序经过减压浓缩和冷冻干燥后得到油莎草总黄酮提取物。本发明首次公开油莎草总黄酮提取物和活性单体荭草苷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药物中的应用,药理实验说明,油莎草总黄酮提取物和活性单体荭草苷两者对I/R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总黄酮提取和应用技术领域,是一种油莎草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油莎草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药物中的应用,以及活性单体荭草苷及其提取方法,所述活性单体荭草苷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活性单体荭草苷在制备治疗缺血再灌注24小时引起的缺血性脑中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中风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脑血管疾病。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脑中风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两种类型,而大约80%以上的脑中风是因脑血管栓塞所致的缺血引起的。缺血性脑中风是指脑内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大脑某区域的缺血、缺氧。脑的血流量为750~1000ml/min,耗氧量约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所以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众所周知,脑缺血会引发一系列的有害反应,从而导致缺血脑组织细胞内稳态的破坏和结构的损伤,最终导致缺血后急性坏死、程序性坏死、细胞凋亡和自噬等。当缺血的时间比较短暂,很快的将组织再灌注恢复能够降低神经方面的损害,这样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当时间太长,神经元的损伤就改变不了了,再灌注也不能够使得组织得到缓解,并且会进一步使机体得到损害,然后出现一系列的次生危害。
缺血性脑中风损伤临床症状表现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记忆障碍等。其可能机制包括:能量代谢障碍、梗死周围缺氧去极化、Ca2+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这些反应又相互交叉,互为因果,最终造成神经细胞的死亡。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与抑制对脑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脑缺血损伤的相关分子及信号通路成为脑缺血预防与治疗的新靶向。其中,氧化应激对脑缺血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或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抗氧化物的清除能力,从而导致活性氧在体内蓄积,并引起一系列生物反应的过程。与抗氧化相关的酶和分子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氧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硫氧还蛋白(Trx)、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类胡萝卜素等。Nrf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是新发现的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因子,通过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antioxidantresponse element)结合,激活多种抗氧化蛋白和Ⅱ相解毒酶的表达。Keapl-Nrf2/ARE作为机体内有效的抗氧化信号转导通路,对于防御、减轻氧化应激的损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植物活性成分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作用机制往往是多靶点、多效应及多功能,经过在体内干预酶促级联反应的一条或多条通路后,发生复杂的反应而产生放大效应,发挥生理作用。有研究对超过60000种来自中药的化合物(TCM)数据库进行计算分析共获得2355个候选抗中风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19种成分已经被鉴定出在结构上与16种目前已经部分用于抗中风治疗的现有药物相同,大多数候选化合物和抗中风植物倾向于与靶标NOS3,PSD-95和PDE5A相互作用。
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若用动物模型或细胞培养模型完全模拟人体脑中风的发病过程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建立中风模型时,应该根据该模型生理病理表现与中风临床表现的相似度来选择,动物模型与临床的拟合对于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7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





